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杀!?不杀!?_邪影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样的心性了!不过邪影虽然明知如此,但面对男女老少,老弱病残,还真有点下不了手!虽然邪影三年来心灰意冷,几乎与外世隔绝,但并表示他就会丧心病狂,乱杀无辜的!到底杀!?还是不杀!?两种决然相反的意识不停地在邪影脑中剧烈斗争着,杀的话,凡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这对一个人的心性是影响很大的,可能会沦为杀人狂魔,后果难料;不杀的话,想到贾诩的才干,得到贾诩的价值,邪影已经可以肯定不杀的话,就无法得到贾诩的效忠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流传千古的奸雄曹操的话忽然浮现在脑中,做大事者,最忌讳的就是心慈手软,儿女情长的!这是曹操刚刚崭露头角时说的一句话。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与陈宫连夜逃至操的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家中。吕热情款待,分咐家人杀猪备饭,自己骑驴到外面打酒。操与陈宫坐室内休息,忽闻后院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房,却见缚一猪欲杀。陈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提着两瓶酒,拿着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为何要走?”操曰:“有罪之人,不敢久住。”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也许就仁义二字来讲,曹操属不道德的,但就雄才大略而言,我认为曹操的做法是对的。试想假若曹操讲仁义道德不忍杀伯奢,那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家人被屠杀的伯奢一定是派人追杀,至少也会报官,那么,正在通缉的在逃犯就难以逃生,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文武双全的魏武帝,也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而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所以说,不毒不狠不丈夫,不绝不毒非妇人!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但自己的愿望是帮自己的红颜知己,兄弟战友摆脱只是npc的数据宿命,并没有曹操的野心,这么做到底值不值?!杀?!不杀!?

  ◆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yunlaige◆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