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7章包山包海4_革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如何称呼。”

  “鄙姓汪,汪宽敏。”举人答道。

  霍崇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自己的大弟子钱清在面对霍崇询问的时候说过,她的父亲就是被汪宽敏出卖,才被官府用文字狱给抓后杀了。

  却听这位举人汪宽敏继续说道:“既然霍兄遵从圣人言论,却为何是道门的首领。”

  其他人都竖起耳朵听,包括柳县令与那些啃着兔子腿的家伙在内,大家都想看看霍崇是怎么应对汪宽敏的刁难。

  霍崇就把自己的手段简单讲述给在座的众人。既然太多人都知道霍崇是匠人,霍崇也不瞒着。所谓种福这等事不仅淄川县有,各地都有类似的道门组织。

  霍崇只是讲述起种福宝的作用。加入种福宝的农民不再自行决定种什么粮食,而是根据霍崇的需求种植指定作物。若能达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霍崇对于村落的控制上了一个台阶。如果村民对霍崇没有足够的信赖,他们才不会冒着霍崇毁约的风险大量种植霍崇要求的作物。

  为了能够得到加工品的原材料,霍崇必须得建立起这样的供需关系。而某种神秘色彩的东西能加速这样的关系。

  听霍崇说的如此真实,汪宽敏先是满脸疑惑,随即不屑的说道:“用这种雕虫小技,岂是圣人本意。”

  因为钱清的缘故,霍崇真的不想与汪宽敏多说什么。正好这厮步步紧逼,霍崇端起酒杯对着柳县令说道:“来,我敬柳县令一杯。”

  众人都举杯喝了,柳县令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我先安顿霍兄住下。”

  其他人知道柳县令这是下了逐客令,纷纷起身告辞。等众人都走了,柳县令泡了一杯霍崇提供的花草茶,先闻了闻味道,又浅浅品了一口,这才说道:“霍兄,王爷说你能把真话说的与瞎话一般,果然如此。你说的种福,应该是霍兄本意吧。”

  “正是。”霍崇爽快的答道。和这帮当官的接触越久,霍崇发现对于县官级别的人物,说实话比说瞎话管用。

  满清的县官分知县与县令,就如满清的各县也分容易治理和不容易治理两种。知县定然是科举出身的进士之流,他们就任的时候都会分去太平的县里。而不容易治理的县,就要派遣县令。县令们的出身各不相同,有些是举人,有些是捐官。

  虽然后者的水平良莠不齐,但是这些人却都有个特点,那就是比进士出身的县官更务实,不少人完全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柳县令到底是哪一类人,霍崇现在还不清楚。不过这位柳县令至少是个能听明白霍崇说什么的人。也就是说,在霍崇的评定标准里头,柳县令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解决问题。就如霍崇说了一部分内容,却有更多内容没说一样。

  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他们来说只有多大程度的相信,而不存在百分之一百的相信。即便出现所谓的完全信赖,也不过是他们对那些事放弃了全部主导权。

  大多数人则是觉得那人可信,就以自己的考虑模式,把一切都抛给别人承担。

  聪明人是不会相信别人的,所以更好操纵。

  “柳兄,上次相见,没能说清楚。这次可是有机会了。”霍崇笑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