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六八章 倒霉催的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同业义学”,义学由富裕的船东赞助,免收学费。

  义学在一艘船上,随船飘泊,行踪不定。霍鹰东去上学,常常连“学堂”的踪影也找不到。

  皇仁书院每月的学费五港元,这在穷人眼里是相当昂贵的学费,那时一个店员的月薪在五港元上下,还要养活一家人。霍母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霍鹰东深知学费来之不易,发愤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在校涉猎了不少文学作品,如《鲁滨逊飘流记》、《金银岛》等,这些海上飘流冒险的小说,对霍鹰东涉世后曾产生较大影响。

  进入高中,每月学费十港元,这对霍家来说,更是沉重的负担。霍母做驳运煤炭经纪,还与数个艇户合伙买了一艘兴和号小火轮。她对霍鹰东说:“我拼死拼活,就是为你能念上书。”

  霍鹰东除了上课,还帮母亲记帐、送票据。母亲每日给霍鹰东一毫钱,母亲是这样安排的,电车往返六仙,简易午餐四仙。

  霍鹰东把电车钱省下,每日从湾仔跑到荷里活道上学。省下的钱用于买书。

  霍鹰东道:“那时我读书十分专心,总是不甘落后,偶有成绩落在第3名以下,自己便觉得脸红。”

  霍鹰东读到中三,霍母指望儿子能升读大学,耀祖光宗,告慰先夫亡灵。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汇丰银行高悬着太阳旗,日军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宣传“共存共荣”。

  一面查封“敌产”,一船一船运往日本及台湾。

  霍母和合伙人购置的小火轮被征用,霍家生活来源嘎然切断,再也没有货轮泊在外侮,驳运煤炭的生意就没霍母上街摆卖家中的衣物度日,霍鹰东出门寻找工作。

  霍鹰东平生第一份工作,是到渡轮做轮机工。渡轮是烧煤的,轮机工就是铲煤工。霍鹰东年满十八岁,却十分瘦弱,端一大铲煤炭颇感吃力,抛进锅炉也撒下均。

  做了两个月,力气和技术毫无长进,便给炒了鱿鱼。

  霍鹰东的第二份工作,是交了十元日本军用票做押金才获准到太古船坞做铆钉工。

  船坞已被日本人接管,修理日舰或运输船。霍鹰东虽是苦出身,却书生气十足,有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味道。

  铆钉烧红了,炉工就凌空抛来,霍鹰东不是那种眼疾手灵之人,常接不住。

  日本师傅见状,一拳就打过来。打铆钉须两人配合,师傅用铁钳夹住铆钉,徒弟抡大锤趁

  热击打铆钉。霍鹰东力乏眼花,常常“塌靶”打到铁钳上,震得师傅虎口发麻。

  铆钉打了一半就冷却,僵在铆眼里。

  师傅气得嗷嗷叫,扬言要把霍鹰东踢下船坞。工头安排霍鹰东做风炮铆钉工,霍鹰东抡起风炮枪,马达一响,就像抱着一头烈虎,双手浑身直打哆嗦,脸色发白,工头一巴掌打得他晕头转向,他愣愣地不知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