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五章 夏利里拉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一名印度小商人尼云斯·夏利里拉来华夏做生意。当时,华夏的瓷器及樟木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尼云斯便经营这两类商品,把它们销往国外。

  夏利里拉华夏工艺品店设在紧靠英租界的里弄里,那里印度人甚多,多从事巡捕、仆人、车夫、商贩等职业。

  印度人常来夏利里拉店玩,原以为夏利里拉是店号,一问,才知是尼云斯的姓。印度人皆甚觉奇怪,从未听过这个姓。

  印度确实没有这个姓,尼云斯本姓梅珍旦尼。尼云斯很小在东南亚做工,一年,母亲病危,尼云斯接到电报即赶回老家,希望能见母亲一面。

  在归途中,母亲病逝,家族人便将她火化。尼云斯对家族成员“无视他”异常愤慨,决定放弃家族姓氏。

  他把先母夏利、先父里拉云的名字的一半合起来,改姓夏利里拉。

  从这一点,我们可知尼云斯的反叛性格。尼云斯稍有积蓄,便来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发展。

  1922年8月10日,次子哈利·夏利里拉在印度老家出生。

  尼云斯赚了一笔钱,打算把家人迁来。考虑到家人适应不了沪上的寒冬,便把店铺南移羊城,然后与家人团聚。

  1929年,欧美爆发旷古未有的经济危机,危机波及与西方经济关系密切的广州。粤省接连几年市景萧条,尼云斯于1932年举家迁往香港。

  香港自然也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直接影响,由于英政府给予香港优惠政策应急,情形不如广州那么糟糕。

  不幸的是,夏利里拉一家境况刚刚转机,灾难临头,家中的顶梁柱老夏利里拉病倒卧床。

  看病吃药,掏空了家中的积蓄,病情不见好转,家中欲断炊烟。

  家庭共9口人,挤在九龙钵兰街的小屋子里。母亲要哺育最小的妹妹,并做全家的家务,14岁的佐治和12岁的哈利不得不辍学。

  兄弟俩上街做报童及小贩,赚钱给母亲买米。哈利回忆道:“那时,我们一家很久都不知肉的滋味,住的情况,那更是连牲口都不如。”

  十三岁那年,哈利参加工作,在一间印商的写字楼做勤杂员,月薪十五港元。

  哈利只留1.5港元自用,其余全部交给母亲。

  哈利熟悉中、英、印三国语言,14岁就被老板带身边做翻译。哈利由此而熟谙生意。

  十九岁时被老板任命为经理,月薪两百港元,跻身香港的高薪打工阶层。

  好景不长,哈利甫做了3个月的经理,日军就攻陷了香港。

  老板卷资回印度,哈利失去饭碗,又流落街头做小贩。

  日军横行,港民生活在恐怖之中。父母说:“我们老了,但你们一定得离开香港回祖国保命。”

  家中底子很薄,凑不齐全家的盘缠,父母要求儿女先回,能走几个算几个。

  哈利舍不得香港,他觉得回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