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启奖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这也是朱大昏君当初以“福王谋逆”抄家时没有将他们全部砍头的原因之一,也是朱大昏君穿越到大明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而这个贾文成家族之前一直仰仗这秀才功名和勋臣之后,在应天府内庇护奸商和寄进田产所得的丰厚家资,在其老子去世后,也正好是科举改革的崇祯二年,他就意识到自己中举无望,一边请了精通枪法的同窗好友训练枪法,一边网罗南京的能工巧匠。

  也是运气好,不知道怎么就攀上了来南京的德意志传教士,一个汉名叫石瑞恩的家伙,是个钟表大师,手下还培养了几个信奉了天主的汉人弟子。

  他们都是擅长“发条式”钟的能手,根据贾文成的了解,他们此前一直为这个名叫石瑞恩的家伙造了很多钟,专门卖给喜好这玩意的中国权贵。

  一方面是筹集传教的资金,一方面是结交大明有身份的大人物。

  这下可把贾文成给高兴坏了,便约了石瑞恩和他的弟子们在金陵最繁华的酒楼吃喝,顺便通过威逼利诱(他家有个指挥使的堂哥,虽然后来在崇祯二年的军事改革中被撸了,但是却结交了不少南京的伯侯,甚至还能在魏国公徐弘基面前说上话……南北两京的勋臣各自本来就是一家亲的,各自联姻、利益之类的。)

  所以这石瑞恩也只好以500银元的价格“卖了”三个手艺最好的徒弟给贾文成,毕竟他虽然结交了不少应天府的权贵,可是跟这位地头蛇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个小虾米。

  于是本来喜好搬弄钟表的贾文成,在接受过《格物论》洗礼后,便开始和这三个能工巧匠开始琢磨钟表工艺。

  另外,他还用同样的手法,弄来了佛山、葡萄牙、荷兰等处来的冶金高手,于是乎,半年之后,他便在南京郊外的自家一处废弃的大宅子里办了一个钟表工厂。

  宅子不大,加上花园、环绕的良田,也仅仅只有500亩。

  他先是一边培养技术工人,一边生产,以一个月10台钟表的速度慢慢推进,虽然也赚钱,但总体上是亏本的,不过亏本一年后。

  他和那些他召来的工程师们在无意间“试错出”了一款巴掌大的“手表”,等于是将钟表小型化了。

  这下更加让贾文成兴奋了,因为商业敏感的他,立马就意识到了其在军事上和海船上的用途。

  于是这位说干就干的家伙,又不知道怎么走了什么门道,攀上了一位驻防南京的近卫军军需官,并说服了对方购买自己的“手表”。

  后来这位军需官直接将此事报于曹文诏……

  曹文诏仔细思量之后,便上书给朱大昏君,还附上了“手表”样品。

  于是乎,他的第一个大订单就这么来了,来自大明皇帝的超大订单——给军方的3000块“手表”,主要是配给给军官使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