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开始收割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伯安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圈子定期组织文会,这在这个年代是一种潮流。

  譬如诸葛亮也常常与徐庶、崔钧、石韬、孟建等人一帮荆襄文士聚在一起清谈,他们或者品评文章,或者纵论天下大事。

  事实上就是一帮名士抱团,互相造势,所以才有走马荐诸葛等故事的发生。

  只不过以杨伯安为首的这个义阳文士圈子,层次比较低而已。

  很快的,就有四五个文士赴约而来。

  待众人坐定之后,杨伯安风轻云淡的将抄写的《阿房宫赋》交给众人。

  不出所料,一众人围过来,读过几句之后,全都震撼无比,激动地呼吸急促,倒抽冷气之声此起彼伏,眼睛再也拔不下来。

  他们作为文士,至少还是识货的,均能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不凡之处。

  杨伯安早就料到如此,端着茶碗气定神闲的喝茶。

  过了良久,才有人满脸错愕的盯着杨伯安道:“兄台,这是你作的?”

  他突然意识到这话有问题,连忙结结巴巴的道:“不……不,我的意思是,兄台这篇文章,可直追班超与司马相如啊,兄台是如何构思出来的?”

  杨伯安面色凝重的叹息道:“前日我读到《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卷,见那始皇帝暴虐奢靡,引得民怨滔天,天下大乱,与我大汉几位先皇帝之举止何其相似,所以有感而发,乃作此文,聊慰心怀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另有人道:“杨兄此文,借古喻今,一气呵成,妙笔生花,行云流水,佩服啊佩服,不知此文可否借我抄录一份?”

  “对对对,我也要抄。”

  杨伯安苦笑着摇头道:“拙作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诸位想抄,自无不可。”

  几人全都抄录一份,带了回去。

  于是这篇文章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出义阳县,传遍四方。

  桐柏斋主杨伯安的字号也跟随这篇文章,变得天下扬名。

  后来,那开字画铺的杨少安见到魏延之后,巧言令色,刻意奉承,魏延没有防备,又拿那篇《秋声赋》出来嘚瑟。

  与《阿房宫赋》的借古讽今不同,《秋声赋》乃欧阳修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的文章。

  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与“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感慨。

  作者虽身居高位,却对人生不易发出深刻的感悟。

  杨少安抄录了一份,又拿到杨伯安那里换了两千钱。

  杨伯安大喜过望,如法炮制,传扬了出去。

  接连两篇绝世名篇问世,桐柏斋主杨伯安顿时名动天下,被尊奉为一代大儒,为世人争相传颂。

  有许多书院都邀其前去讲学,又有许多名士前来拜访,从者甚众……

  不过这些都是文士圈层的事,始作俑者丁辰对这些却浑然不知,依然躲在书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