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夜校”与“精神文明”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福生一咬牙,说道:“成!我来组建这个建筑队,我还就不信邪,搞建筑能比我们当初在京西地区打游击还难。”

  刘之野听到这里,心中大喜。他姐夫刘福生是个严谨认真的人,若是他一心投入建筑事业,再加上“样式雷”一族的帮助,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他看向了三大爷刘元海,三大爷也笑着点头同意,说:“这是好事儿,由福生当建筑队长,我完全赞同。

  咱们村的民兵素质高,区里大比武的成绩也总是最好的。这些可都是福生的功劳,之前公社还想调他去武装部当副部长呢,可惜被他给拒绝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上马的项目太多,恐怕难以管理。这一年多来,我们做了许多事情,包括养殖牲畜、螃蟹、种植中草药、水稻、果树,修建小学、道路,还要上马建材厂、建筑队、自来水、中医药教育等。

  任务繁重,管理起来恐怕会有些困难。”三大爷说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听他这么一说,三大爷等人总算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原来他如此重视村里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来考虑的。

  再说,他们白天给孩子们上课都已经累得够呛,再让他们晚上给大人们来上课,他们还能愿意吗?”

  在村子里,这些工作需要村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成功。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有村民不分老幼,人人都得加倍努力才行。

  刘之野笑着回应道:“村里小学不是正好有现成的老师吗?”

  周校长闻言,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嘿!您说巧不巧?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另外,他们还得办夜校,扩大稻田养殖地规模,种植果树、中草药、通上自来水等事宜。

  在这年月里初中生就算是高学历了,有个小学文化就能进工厂做工(不是指分配),绝大多数人可都是文盲。

  起初,周校长也是答应了下来,但是后来有其他老师也提出类似的要求,周校长便感到有些为难。

  不大一会儿,周校长便随着三大爷一起过来了。

  三大爷沉思片刻后,坐立难安,他起身说道:“我去请周校长过来一起谈谈。”

  大家伙闻言,他们觉得刘之野岁说的对,一齐点头不已。

  “咱们,办夜校!”刘之野认真地道。接着又说道:“现在全国都已展开轰轰烈烈地扫盲运动,咱们村也不能落后。”

  “别的地方的夜校主要是让大家认字识字,能让他们简单看懂书、看报即可。

  “另一个情况是,许多老师的家属其实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她们懂一些算算画画,正好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刘之野深有感触地说:“得办学校才行。”

  这个村子与外界的差距,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的宁静与美好。

  培养大量有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