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29 章 苏钢法_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笔迷楼]

  和之前获得的几种技术一样,冶铁术的出现方式也是一本书一样的图标。薛瑜点开,却发现里面只有两个部分。

  炼焦,炼铁。

  完全不是造纸术那种从源头开始讲起的细致做法。

  炼焦是薛瑜已经想到的制造焦炭的思路,炼铁却是在今天见到的灌钢技术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看起来更为成熟科学,绘制的高炉与生铁熟铁的炉口图案十分精细具有说服力。

  在备注里,清晰写着这是在她穿越前的时间线上的明代采用的苏钢法。

  薛瑜点了点蹦蹦跳跳鼓掌的小人,[多谢你。]

  小人像是听见了,在抽奖次数用光,抽奖页面要关闭之前,向外握拳,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一夜过去,铁丞来请来到青南郡的几人过去时,新搭的铁炉前外接的加热气炉也搭建完毕。由于并不需要温度达到像炉体内的上千度,只是提前做一次鼓风预热,气炉用的是铁官坊里废弃的生铁炉。

  重新组装风箱和链接的工作都是铁官坊的人来操作完成,被请来的兵械坊外援们只需要在旁边等待结果。在这段时间里,薛瑜和负责寻找灌钢技术的铁匠聊了聊。

  幸运的是,这位铁匠的确已经吃透了现有的技法,只是苦无前路,还在摸索之中。他甚至已经发现经过高温处理过的煤炭使用起来出的铁质量会更好,只是被他命名为“炭灰”的硬质焦炭并不易得,制造的路也走得磕磕绊绊。

  经过昨天铁丞的介绍和负责灌钢技术的铁匠的介绍,薛瑜对现有技术和已经成熟的苏钢法的对比了然于心,不管是炼焦还是炼铁,其实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技术有了雏形,往成熟去就是试错改革和时间的问题。她能做的就是拿着系统技术,推一把这个过程,让时间缩短。

  起初是铁匠向这个“半懂不懂”的年轻人傲然介绍自己一辈子都在为之付出的技术,后来却被看过苏钢法方向,针对如今才刚刚起步的灌钢法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的薛瑜问得发懵,张口结舌,一座仿佛带着光芒的大门在一问一答中轰然被砸开,他头晕目眩地跌了进去。

  有时候一个绝妙的想法,能够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可估量的,虽然大多都需要经过验证,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经验积累结合,铁匠像夏天吃了一块冰,或是冬天遇到了一个暖炉,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新的方向与现在使用的灌钢法差别。

  千年的时光积累被突然跨越,各种奇妙的思路豁然洞开,铁匠懵了一阵,手忙脚乱地前去做实验了,走之前连声嘱咐自家学徒要好好照顾这位“小师父”。

  薛瑜不动声色地将她刚刚的问题,也是灌钢法转向苏钢法进步的重要关键点写在纸上,铁匠想到的答案写在旁边,没想到的部分提出一部分设想来让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