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3 为难的华清大学领导们(51/100)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所有缺人单位分……

  “之前红旗机械厂劳资处处长磨了我两个小时,就为下一届人才的分配。他们单位在我们学校只有8个名额,他们要求扩大到80个,还得是都参加过科研实践的……”谭元庆一说到这个,就头痛了,“人还没有走,要不是看到我真的忙,非得跟我耗下去。”

  这样一来,事情就清晰明了了。

  对方是为了华清大学的毕业生,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

  “他们怎么这样?要是任由他们搞下去,以后学校还怎么管理?”有人提出了问题。

  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

  “他们没有违反学校规定……”

  “其他单位要是知道了,怎么想?他们也不怕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李新疑惑地问道。

  这种事情,绝对招仇恨。

  “他们根本不在乎,中科院的人都在挖。”陈铭善的话,顿时让大家不知说什么好。

  “如果学生自己愿意去一家单位,单位又同意接收,原则上,学校是不能阻止的。”高敬德知道大家的心思,开口说道。

  他还真没想到,那家单位的人钻空子这么厉害。

  可能说什么?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国家对于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在未来,人才将会是决定一家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就已经凸显出这一点,之前技术储备深厚,人才众多的单位,很快就能适应市场需求,快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一名学校领导说道。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要发展,经济要发展,这与人才都脱离不了任何关系。

  美国苏联为什么强大?

  就因为他们的人才众多。

  “话是这样说,如果学生整天琢磨这些,哪里还能把精力投入在学习上面。”有人反驳。

  这将会形成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现在各个单位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都是盯着平时那些学习努力,认真的毕业生。单位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我们也无能为力。”有人说道。

  目前的学风还是非常正的。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等言论还没有成为社会流行言论。

  铁饭碗,农转非,吃商品粮等,依然是普通大众的追求。

  上大学前,由于没有什么课外书,也很少娱乐活动,加上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才能端上铁饭碗等观点还是主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对知识有着渴求。

  更不要说华清这样的顶级大学,就连几十年后都没有被不正之风带歪。

  “总不能这事情学校不管啊。”有人说道。

  语气中满是无奈。

  这种情况,他们都没有遇到过。

  虽然是学校管理层,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做学问,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这事情,应该跟他们单位相关负责人谈谈。另外,也可以找他们学生中带头的谈谈。”高敬德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