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5、施粥_穿越种田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家也参一份,到时候要是我家的养猪场建得比村里的大,你们别酸就是。”

  村里人:“……”

  有了周南带头,村长咬咬牙,“我家也出三头!”

  村长家虽然也有个小厂,但盖了客栈,资金也是短缺,但是周家都出了三头,他可不想落下面子。

  接着,老周家,小周家各家愿意出一头。

  陆陆续续的,其他人家也发声了。

  最后,人多力量大,共计二十六头小猪仔。

  初十过后,天刚亮,罗山县的的富户催着家里的下人赶紧把熬好的稀粥搬到车上,然后浩浩荡荡的往城外去。

  城外,躺着站着大批的附近州城涌过来的难民。

  城门口一里内,围着大批的官兵,一层带长矛的,一层带大刀的,一层弓箭手,还要一层少数的骑兵压轴,把城门口一里内围得水泄不通。

  这是为了城内富户施粥安全建起的防御,也是为了城内人的安全,一里外的人一闹,城门就关起来,防止难民进城搞事。

  今年的罗山县涌过来的难民比去年还多,闹事的不少,还好有惊无险的压下去了。

  能把这么多人镇住,除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女杀神,还有就是施粥。

  今年的难民额外的多,施粥的……也额外的多。

  施粥的都是大善人?非也!

  “吱呀——”

  厚重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

  难民们开始躁动起来,被各户的私人户卫整顿一下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城门一里外,排了将近一百条队伍。城内的富户侍卫维持着秩序,敢插队的踢出去,敢推搡引躁动的拉到后面排队去,敢煽风点火闹事的直接砍了。

  为了城内的安全,富户们可不会心慈手软。

  县令大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狠时必须狠。

  除了砍头把人镇住,前面的几条在难民心里也是有重量的,踢出去了就得重新排队,那离领粥的距离简直是遥遥无期,被拉到后面也是煎熬。

  很快,各家富户的管事熟练的到安排到的难民队伍前,官兵内,一百米的距离搭棚子施粥。

  官兵每次放二十个人进去排队,领完五个人后,才把后面的五个人补进去。

  这个小队伍,各家也安排了身强力壮的带着棍棒的护卫看着,人数也是二十人。

  城内的富户拍死,但又忍不住诱惑,所以层层把关。

  第一个排队领粥的很快领到了一碗粥,然后接受盘查。

  之前有记录的去城门做过劳力的随便抽几个在城内的问题,过了就安排进去做工。

  有问题的关押起来交给衙门。

  城外的难民除了领到的粥,可以选择去城里做工,打底八个小时两个黑馒头一碗野菜汤一碗稀粥,额外的工时,一个时辰换一碗野菜汤,两个时辰换一个黑馒头。

  难民们都是早上进城,傍晚关城门时送出来,想做额外的工时非常难,而且工时不累加,一天过后清零。

  这些法子还是从赤山村传出来的,县城这边也借鉴了,然后很多地方招难民做工的地方都借鉴了,而且非常统一默契的给多少粮,绝不多给,也不少给,给多了招贼,给少人人家不干。

  这种类似以工代赈的法子也是因环境而顺利实施的,如果罗山县没有受灾,蕨根粉工厂没有办起,良田变荒田,没有谁愿意跟着赤山村这样干的。

  现在天时地利,又有利益可分,推行起来就顺利了。

  领粥的不一定都能进去上工,目前只有力气大的,有技术的才能进去,而且人家还挑挑捡捡。

  老弱妇孺之类的就没想过进城进村挣口粮,老老实实领粥就行,竞争太大了。

  县令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难民,咽了咽口水,可惜了,他把衙门内的粮食都预支出来了,不能招更多的人。

  如今,衙门修葺好了,城内的建设也在修建,开荒的劳力也充足,要不是没钱没粮,他都想再招一批人把城墙巩固一番。

  城里的暴发户这时就嘚瑟了,他们虽然没什么地位,又没权,但他们有钱有粮啊!

  招难民开荒种地,伐木取材去周家换吐金兽办工厂。

  如今,周家的水碓生产量上来了,如今只要用一定的木材就能换到,没原材料的只能继续排队。

  城内的工厂很快的把本地的贫民消化掉了,开工厂的也是赚了盆满钵满。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