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三年之期已到_华娱之流量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来讲票房都很惨淡,《战狼1》这都已经算是票房奇迹了,也才不过亿。

  相同类型的片子,别说能达到这个几亿,甚至破亿的都没有。准确的说,连破千万的都没有!

  唯一和这部片子题材算是相近的,最知名的也就只有02年的《冲出亚马逊》,但该片票房只有700万。

  当然,《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这两部也算同一类型,但这两部电影现在都还没上映呢!

  为什么前世京西文化保底八亿发行,这数字总归不是随便乱喊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成本过高,只有达到这个票房才能收回成本,所以说这是最低门槛……

  但如果说站在吴景以及其他投资商的角度来说,保底发行费用当然是越高越好。

  如果真有信心,那完全可以喊10亿啊!15亿啊!甚至20亿啊!星爷的《美人鱼》不就保底18亿么!

  要知道,吴白鸽的《太平轮》票房差了《战狼2》十万八千里,但樂视一样签了8亿保底发行。同样作为续集电影,《叶问3》还保底10亿呢!

  但最终《战狼2》片方同意八亿保底,那也说明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也就在八亿左右,否则肯定就继续还价了……

  不过现在有了袁华插手,他当然不会让发行权旁落。

  既然吴景的公司登峰国际没有发行能力,那干嘛不自己接过来呢?这个钱凭什么要让京西文化赚去?

  最终袁华抢先一步和片方签订了保底发行,一次性支付亿保底费用以及独自承担8000万的发行费用。

  根据合同规定,当《战狼2》总票房收入不高于8亿时,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2%。

  当总票房收入高于8亿,总票房收入在8-15亿之间的部分,发行方分成比例为25%。

  当总票房收入高于15亿时,超出的部分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5%。

  假设《战狼2》票房保持不变,以亿计算,扣除支出之后,这部电影的发行纯利润起码在亿以上。

  没错,现在袁华准备正式涉足发行领域了,之前他一直没有做发行业务,主要也是因为发行业务,和大股东萬达电影主营业务存在竞争关系……

  一旦涉及到利益之争,难免就会起龌龊。之前袁华腰杆子还不够硬,所以就没有贸然进入这个领域来分蛋糕……

  不过现在袁华觉得华章影视根基已成,自己的翅膀也已经有点硬实了,也该出来扑腾扑腾了。

  三年之期已到,接下来自然就是赘婿噬主,恭迎龙王……不对,搞错了重来。

  应该是没必要再对萬达电影言听计从,也没必要再像过去那么如履薄冰……

  我袁华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于是袁华大手一挥,决定正式上马发行业务……

  萬达方有所不满那是肯定的,但好在萬达电影的基本盘是院线,只要袁华不插手这一块儿核心利益,双方应该也就还能凑合过吧!

  然而有一说一,袁华除非脑袋被门挤了,才会这个时候去掺合院线,再过两年就是影视寒冬+疫情,到时候一死一大片哀鸿遍野……

  这个时候去做院线,和49年加入国军有什么区别?

  涉足发行萬达最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市场上做发行的公司多了去了,其实也不差袁华一个。

  再说发行公司反正也是要依靠院线过活的,本来就有很强的依附性,所以说萬达方也不担心华章影视跳反……

  如果说去年华章影视还只是崭露头角,小打小闹,但是今年一开年就搞个大新闻。

  尤其是《诛仙》大卖十亿,作为一大标志性事件,也极大的提升了企业形象,并且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重视……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但随着袁华羽翼渐丰,他的野心也在不断滋长,是时候继续拓展版图了,涉足发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大动作正在筹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