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沙洲之旅_当我成了名作家后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漓尽致。

  楼里的大佛像是倚坐的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

  褚清穿梭过一个个洞窟,将自己看到的壁画记在脑中,他得天独厚的强大记忆力基本不可能忘记。

  出了景区,褚清回到DH市区,拿回寄养在宠物店的冰淇凌,他要去大快朵颐一顿。

  不同于延州的境况,沙洲作为又名的旅游市,夜市极为繁荣,盛产水果促使水果极为便宜,又是收获时节,所以随处可见的水果摊上,水果价格基本是其他地区一半还多,尤其是哈密瓜以及葡萄和提子。

  另一大景象就是各种烧烤摊,一个个大帐篷就分出一个个摊位,大块的牛羊肉,还有烤全羊等美食,还有各种的小饰品和作为的和田玉。

  这时冰淇凌拽着褚清手里的牵引绳来到了一堆小葫芦前,伸出爪子想去抓葫芦,看到这个景象的褚清顿时来了兴趣,买几个小葫芦拿回家既能做摆件也能当把件。

  跳葫芦有讲究的如果想当作摆件那么葫芦藤那部分就很重要了,要有特点,这位置有龙首之称。如果是把件,那手感就很重要了,要圆润,龙首的位置就要端正。

  吃完饭,褚清继续逛夜市,他想给父母和刘教授、池则文等人带几件礼物。

  选了半天,他准备送父亲一副胡杨木夹铜镇尺,给母亲一条绣着飞天的丝巾和干果,刘教授则是一件很漂亮的石质白骆驼,给孙主编带了一件木刻壁画,最后给自己的好基友了一罐子黑枸杞和一套夜光杯。

  买完纪念品的褚清最后还专门买了一件胡杨木雕反抱琵琶女飞天,刻工精湛,人物神态和姿态都把握的非常好,是一件很精美的手工艺品。

  最后在莫高窟又游玩了两天的褚清才踏上返回秦省的归途。

  长安是什么地方,旅游胜地,必不可遗忘的地方,为什么来的时候不玩?

  当然是如果在长安玩花了眼,那延州之行就乱了心啊。

  首战,西安碑林,很多人都不会来的地方。

  西安碑林什么地方,碑林嘛,古代碑刻聚集之地,这里有全国最丰富的古代碑刻,如果是爱好书法的人,来了西安不进碑林,就像当和尚去寺庙不拜佛一样,这是个圣地。

  “大爷,你做了多少年毛笔了?”

  “忘记了,反正我爷自教我开始我就开始了。”

  到了书院门,褚清就看到一个大爷坐在树下制笔,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笔,头都不低一下,只盯着手机看。

  制笔是个精细活儿,首先你得把羊毫和狼毫(黄鼠狼的毛)浸泡洗去油脂,其次把短的和长的分开。

  把笔毫铺开,头尾排列整齐,挑去长短不一的,长的包裹着短的,羊毫包裹着狼毫,卷在一起,尾部用细绳绑起来,沾上胶水放进竹筒,这就是做成一只毛笔。

  但是毛笔也要有要求,笔尖要尖,笔肚要圆,捻开笔尖,笔毛要整齐,这是毛笔必须具备基本特点,不行的都是次品。

  告别老大爷,碑林前面有一口小池子,顺着右手就进到碑林参观区了。

  碑林里历代碑刻都有,大多是唐代碑刻,魏晋碑刻当然也不少,但是唐代出土最多,刻碑之风也非常盛行,保存的也非常之多。

  如我们熟悉的昭陵六骏也在其中,还有很多古代书法家的碑刻,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等。

  褚清从头看到尾,把自己学习的拓印本和原碑对照,说真的,其他的还没拓本清晰,练书法最好有墨本,学习墨本比碑拓更直观。

  西安碑林对待碑刻并不仔细,整天在上面拓来拓去,压根没当文物看,真要是当文物,不至于如此粗暴的使用,用一次就损失一次寿命,真不知道还能用多少年。

  看到这些碑刻对于每个书法爱好者有必要,但不一定有用,脱离了实际用途,书法当作艺术已经撒腿狂奔,不知道当代书法的演变走向哪里。

  它的命运也许只是苟延残喘,亦或者大放光彩,后人评说吧。

  褚清在长安的日子慢慢溜走,装修公司已经打过几次电话,让他去验收房子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