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血液里流淌着的也有楚人的血_大秦有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即便遇到大事,嬴政也总是能很快恢复镇静,至于平时,嬴政在处理政务时,其心态更是相当平和。

  眼下,嬴政还没有察觉出昌平君的行为有疑。

  赵高眼波微动,主动道,“依下臣之见,怕是其中另有玄机。论理,自王上下诏之日起算,现如今,昌平君都已到了咸阳。”

  “可是,这老狐狸如今却要赖在郢都……”

  “下臣猜疑,这其中怕是有人作梗。”

  嬴政闻言,自然陷入深思……

  不出赵高意料的是,嬴政眼底果然露出一丝惧怕。

  楚系外戚,那可是压在少年秦王心上的一座大山啊。

  “华阳太后的忌日快到了。”

  嬴政忽的如释重负,“让他速速前来咸阳祭拜。”

  “王上,若是您下诏,昌平君怕是还要推脱。不过,若是他的堂妹宣阳夫人肯修书一封,或许……”

  嬴政不假思索直接道,“宣她过来。”

  话音刚落,嬴政手中狼毫毛笔忽的断成两截。

  若不是他忌惮谣言,怕杀他个师出无名,他在郢都等来的不是他的好言相劝,而是鸩酒一杯!

  ————

  而扶苏做梦也没想到,继华阳太后逝世之后,他竟然还能和君父母妃还来一次家宴。

  由华阳太后组织安排的家宴,扶苏自幼时起便是座上宾之一。

  他未来的身份,其实也由华阳太后规划过。

  只有由楚国公主生的儿子,继位秦国的君王,才不会灭了她的母国。

  只是这些道理,扶苏现在才领悟道。

  楚系外戚,压在嬴政心头的巨石,也是阻隔了嬴政和他长子父子关系的一道鸿沟。

  嬴政确实,从小就不喜欢扶苏。

  自然的,每每家宴,气氛总是异常冷清。

  华阳太后、昌平君、嬴政、宣阳夫人,公子扶苏,由这五个人组成的家宴,便是扶苏少时的噩梦之一。

  嬴政会黑着脸从头吃到尾……

  而华阳太后更是拉着一张长脸,他母妃更是局促不安。

  这样的家宴,其实主要是谈论政事,而这政事的核心人物,就是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液的扶苏。

  敦促嬴政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事,早就有人做过,其结果不得而知。

  不过现如今,曾经的另外两位主角一个被埋在地下,而另一个迟迟不回咸阳。

  想必,今日这顿家宴,还是因久召不归的昌平君而起吧。

  虽不同于普通家庭家宴之时那般温馨宁和,但今日这顿家宴,却是扶苏记忆之中最为彼此相处最为和睦的一次家宴。

  嬴政和芈兰两个人不似平常在一起时那般‘相敬如冰’,今日破天荒地,两个人都面上带着些喜悦。

  “扶苏,寡人日前就同你说过,要你娶王绾之女为妻。”

  扶苏本正在用汤,听到这话,差点将汤喷嬴政一脸,但是局促不安的模样还是让嬴政瞧了个着。

  “婚期已定,下月初六,便是吉时。”

  宣阳夫人见到扶苏这样,面如阳春,今夜烛火悠悠,照的她肤色白皙,又听扶苏的劝告描了眉,显得格外妩媚。

  宣扬夫人柔声道,“还不谢你君父。”

  扶苏白着一张脸,只得作揖拜谢,“儿臣谢君父。”

  “大婚之后,你愿纳谁为侧室,便纳谁为侧室好了,这寡人不管。”嬴政忽的补道。

  扶苏听到这话,忽的又如获新生般扬眉朗笑,红着一张脸,“君父哪里话。”

  嬴政用早已洞悉一切的眼神盯着扶苏笑了笑,而后又道,“成婚之后,就要戒骄戒躁,切忌凡事不要操之过急。尤其是,心性要稳。”

  这最后一句,意味深长。

  从前,嬴政是万万不会对自己说这种话。

  扶苏却下意识地瞟了一眼赵高,他想从他眼里得知些什么。

  而赵高犹豫不决甚至略为鬼鬼祟祟的眼神,却让扶苏心襟飘荡起来。

  赵高的举棋不定,来自于他对他的态度暧昧不明。

  木牛流马、家宴、赐婚、叮嘱……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