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子的道德经(求订阅)_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册《老子的道德经》,李鸿儒的手就微微有着哆嗦。

  在他太吾的道馆中,至今存留着研读进度99%的《道德真经》。

  待得鸠摩罗西这册《老子的道德经》入手,顿时传来了研读的提示。

  “您坐坐,这书是东土古文字,我需要认真读一读熟悉一下才能理解!”

  李鸿儒抬手,这让鸠摩罗西闷声应下。

  “只是千余年,没想到你们文字也变了,我听闻东土后来出了个什么大秦帝改文字……”

  鸠摩罗西嘀嘀咕咕时,李鸿儒已经缓缓翻动这册极为古老的典籍。

  道馆之中,99%的进度终于有着微微的抖动。

  最后1%的进度开始填入。

  这是李鸿儒往昔想凭借金童儿和银童儿的关系,想去兜率宫借书用用实现的目标。

  只是李鸿儒没想到鸠摩罗西的手中便有这套书,能弥补最后一丝进度。

  他安抚了鸠摩罗西,亦是沉浸于最后这丝进度。

  一缕洪钟大吕的声音开始在脑海中回荡。

  相较于往昔研读的道德真经,诸多经文难有此番翻读时振聋发聩的效果。

  这宛如李鸿儒当初翻看书圣王羲之题写的《黄庭经》。

  但这册《老子的道德经》又较之《黄庭经》更为震人灵魂。

  “他似乎依旧残留了一丝法力在其中!”

  李鸿儒寻念。

  鸠摩罗西提及时间已过千余年,李鸿儒更是思索到了部分东土历史,这让他微微有些茫然。

  人死灯灭,想维持曾经的法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倘若鸠摩罗西提及的老子是史书中的道家始祖,仙庭的那位老君又是谁?斩三尸?他是原本的老子?还是现在的老君?老子为何要到西域之地?……”

  东土的历史上确实有李耳这个人,而且也只有李耳敢自称老子。

  那时的‘老子’称呼没有现在这么多计较,但在当时而言,对方的称号无疑也端得上不凡。

  甚至于对方的成就亦是让后辈不断推崇。

  在李鸿儒的浮念中,他有着诸多难解的疑问。

  时光将一切疑问都淹没在了历史中。

  而当年的见证者或许已经不多。

  鸠摩罗西算是其中之一,只是那时的鸠摩罗西明白的事情或许又太少,只能在百余年后再做追寻。

  “可惜了!”

  李鸿儒感慨发声。

  他沉浸在《老子的道德经》,又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清醒。

  恍惚之间,李鸿儒只觉对这位最初的道祖有了一丝近距离的了解。

  “道家!”

  千余年前的学说,依旧能给予到足够的裨益,这足以证明学说的难于挑剔。

  如大唐朝廷不断著书,又不断淘汰往昔的书籍,虽说是推陈出新之举,但那也是著的书难于在后续的岁月延续辉煌。

  除了《九经》等少数典籍,很难有著作可以延续数百年千年不做变更。

  道家这是一册书贯穿古今,甚至于需要追逐最初的文字。

  李鸿儒低喃,喉咙中深深呼出一口气。

  这让一旁疲惫到打瞌睡的鸠摩罗西惊醒了过来。

  “你翻翻确认确认书,这就翻了半个时辰,确认下来也太久了”鸠摩罗西嘀咕道:“我等的都睡着了!”

  “您这书要换人来看,只怕还看不出什么名堂呢”李鸿儒笑道:“也就我们这些学识勉强的人才能读通!”

  他此时也是大言不惭。

  靠着太吾,李鸿儒终于将这册书通读了下来。

  若不依靠太吾,李鸿儒同样对《老子的道德经》中部分文字难于理解。

  千余年前不仅仅是文字有着差异,描述、理解、表达等方面也有着不同。

  “你很有学识吗?”鸠摩罗西奇道。

  “我在大唐朝还是位大儒呢?”

  “大儒?就你这样的?”

  “就我这样的!”

  李鸿儒应下。

  这让鸠摩罗西来回看。

  他寻思李鸿儒打仗时的模样,只觉自己硬是没在这货身上看出什么大儒气质来。

  “你既然是大儒,那你给我读一读这本书,看看主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到底是说了什么?”

  鸠摩罗西抓抓脑袋,指了指《老子的道德经》封皮上的几个字。

  这让李鸿儒一时难于吐槽。

  鸠摩罗西大概是靠着往昔的记忆连蒙带猜,便是这封皮上的字都读错了。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