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体悟(设定加更2/20)_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并州惨呐!”

  “句骊国仗着海域,三大妖女不断兴风作浪,我们渤海郡每年需要打海战,也很惨。”

  “我们并州连刺史都死了啊!”

  “你莫不是要我死掉不成?”

  ……

  徐茂功和公孙举陷入探讨中。

  李鸿儒笔力透纸。

  他只觉进入并州以来,连连见过汗国造成的惨案。

  有不得不自杀的赵启明,也有云中驿站外埋尸的唐人女子,更有此时的刺史府惨案。

  每一条都是鲜活的生命。

  但每一条都难于掌控自己的命运。

  即便强如封刺史也不例外。

  李鸿儒见封刺史的次数有限,曾经更是头疼封刺史的铁公鸡行为,但他能觉察出这是大唐所需的一方重臣。

  对方也是一位合格的刺史。

  封不让题词的‘平不公之事’尚还贴在河西武馆的门前。

  但对方的身体已经凉了。

  府邸内更有着不断的哭泣和哀嚎。

  一方大员陨落,更是让封家直接衰退。

  李鸿儒手持毛笔,一笔一划,他只觉有诸多的情绪想表达在其中。

  虽是详细叙说的白话说明文,但他不知不觉将笔力揉入了其中。

  纸是那张纸,字也是那行字。

  正常看是一种内容,若细细去查看,又能看出另外一种内容。

  他的笔下有不甘,也有着愤怒。

  出长安以来,他见识不断增多,知晓了大唐并非在这世上无敌,也知晓了大唐的诸多内忧和外患。

  这是一个处于不断成长不断强大的国度。

  也被太多的势力眈视。

  “……欲问,何时能平汗?”

  他笔锋一划,在纸上写了最后七个字。

  收笔之时,他只觉头稍微有些昏花,身体摇摇晃晃。

  待得公孙举搀扶住他,李鸿儒闭目数次,他才恢复过来。

  “我写的太久了,有些头昏眼花了”李鸿儒低声道。

  “你这是儒家浩然正气透体,一时有了跨幅度的成长,有些疲惫也是自然。”

  “成长?”李鸿儒奇道:“我连《九经》都没念呢。”

  他感知了一下浑身上下,又摸了摸腰间悬挂的纳玉。

  只见纳玉上透着一股青意,丝毫不逊色当初吞服妖象肉后的情形。

  李鸿儒这才认同自己在儒家浩然正气上有了可见的进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有真正的体悟,谁能依靠念《九经》领悟踏入元神境!”

  公孙举笑着回应,转而又斥责了心性偏玩的公孙韵数句。

  这大抵又是别人家的孩子,拿去做比较了。

  “体悟!”

  李鸿儒咀嚼着这个词。

  “你可以当成如同武者一样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死战,获得胜者的一方获益匪浅。”

  徐茂功悻悻的插嘴了一句。

  他显然没从公孙举身上捞得多少便宜。

  但公孙举最终还是因为诸多的原因放了水,让他能勉强接受。

  他此时情绪不算太糟糕。

  徐茂功这么一说,就让李鸿儒明白了下来。

  除了修养自身,《九经》中亦夹杂着其他诸多的道理。

  那是李鸿儒往昔放弃钻研的地方。

  但在不知不觉中,这些书中的文字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也让他三观有着改变。

  李鸿儒自诩是个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者。

  但遭遇诸多事情的冲击,他的观念也逐渐有了一些变化。

  不断的接触,也不断的了解诸多。

  或许这就是成长。

  只有遇到的越多,见识过真正的风雨,他才能踏出温室,走向自由生长的天地中。

  “李司命,李司命……”

  李鸿儒稍有领悟之时,只见李无忌提着奄奄一息的落头氏过来。

  “老夫应该算是完成了江湖司的任务,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头衔适合我?”

  他眼中闪烁着异光,一脸的期盼,就待李鸿儒说上一个‘并州大侠’的称号了。

  “你这老货,此番定然是看了我军中重器才来到刺史府,嘿嘿!”

  李无忌喜滋滋时,陡然听得徐茂功的声音。

  这让他如遭雷击。

  不看望远镜难以发现刺史府的事情,更无须说抓到落头氏。

  但看了望远镜,又知晓了军中秘事。

  李无忌只觉自己这种行为很蛋疼。

  如王大力所说,他很可能会被徐茂功征调。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