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2章 念动再精进 九转见真容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道,大约可以譬喻为一团十六升的活水,而人力所能及之所得,却是相当于将这十六升活水,倒入八个容量一升的容器之中,恰好取其半数。

  每人所得之半,乃至每一个容器之中的内容,都各自不同。

  在辰阳剑山时,归无咎明悟“十六取八”之真义后,更是将辰阳剑道所不及的一半,称作“虚剑”。若依此法,他的空蕴念剑也有“虚紫薇”、“虚清绮”等剑名。

  但此时此刻,归无咎认识陡然上升一层。立刻省悟,此等观想,尤有精进改善之余地。

  其中最致命的一点是,此等设想,并不能解释两种剑道的差异,恰好是八分之一。

  对于知见中所未有之物,观想其形其理,本是千难万难;但是归无咎观想过末拿本洲、模拟过太质之气流动,此中积累丰厚已非常人可比。且如今神观紫薇,心境算力皆是道境中前所未有,全力推动之下,竟尔将这关门坚定有力的叩开。

  故而,在归无咎的神意观想之中,构成了一个新的理念。

  剑道真流一十六法,不再是割裂之物,而是一枚明珠。

  圆坨坨,光烁烁,精纯无二之整体。

  这一枚明珠本是不见不闻,超脱六识之上,唯有以“阴阳相对”之法,一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拆解成八,方能窥见真容!这就是为何各自证得,真流剑道,无一例外,统归八数。

  但是,这“八数”,还不是全部。

  因为这一枚明珠,在你刚刚捕捉到的一瞬,或许其自由无序转动,依稀见能见轮廓;但是这终究只是一瞬而已,一旦法诀已成,等若“切实”望见,其必如如不动。放眼去观,描摹其形,所谓“八”者,其实是他的正面;至于这大道的背面,却是你永远看不到的。如果正面是八,那么总数自然就是十六。

  这便是“十六取八”。

  可见者有八,不可见者八,合为一十六数。

  从“一分为二”的虚实定名,到剑道真流的正反两面,归无咎的认识,陡然又拔高了一层。

  那么是否有方法令这明珠转动,又或者自己改变观察的视角,看到这“剑道”的背面呢?

  但凡道行达到这一步的人物,无不是纪元一出的人杰,几乎立刻就能推演出可行的方法。

  令这“剑道”偏转,似乎是虚无缥缈,难以做到;但是我之神意既然能够观察到这明珠的正面,并且从道理上将其拆分为八,未必不能己身游动,环绕这明珠而行。

  甚至于为了与此二倍八分一十六道契合,在神法观想之中,环绕此明珠,划下一十六个等分的据点,然后己身依次游动,逐渐偏转十六分之一。

  如此,并不需要挪动一十六次,返归原位才算成功;事实上,只需要先后挪动八次,经历九个不同的点;则第九点正好在第一点的背面,已然能够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