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章 怎么过都是一辈子_重生之19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年里,民营企业家面对“裁判兼运动员式”的国营企业时,罕有胜绩,他还敢于赌命一搏?

  秦凡感到他是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凶险!真凶险!”从鬼门关绕了一圈的李显政想起四个月前的事还心有余悸。

  秦凡却不想再提起让人差点魂飞魄散的那一天。只是沉思着以后在股市能不能再愉快地玩几把。

  不过自1992年7月政府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宣布全面落实14项自主权之后,在决策层看来,该给的自主权已经全部下放了,接下来就应该是企业八仙过海,到市场上去各显神通了。

  但事实却让人非常沮丧,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一触即溃。由于效益不彰,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在这些年有增无减。

  很多国有企业每天还在生产,但是制造出来的产品往往从生产线上搬下来,就直接拉进了仓库。而造成的企业负债率平均高达%!

  连年亏损,效率低下,产品难卖,资金紧张,国有企业也不知该如何熬过这个寒冬期?

  拯救国有企业的最佳手段-----股市!

  而“上市指标”成为政府救活国有企业的“最后一把米”。

  在上市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及银行对企业的拨款或贷款,先变成了债权,接着又变成了股权,然后通过股票发行都一股脑地卖给了股民。

  它一方面让已经陷入绝境的国有企业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还“意外”地解决了居民储蓄增长过快的“笼中虎难题”。

  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国内股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畸形的产物,它至少在四个方面存在先天的弊病。

  一是:缺乏公平性,那些符合上市条件、经营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上市的机会。

  二是:上市公司的素质明显不好,很多指标被分配给了各地最大也是最困难的国有企业。

  三是:存在大量的虚假报表现象,那些拿到配额的国有企业其实并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因此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公开的财务作假,通过“资产剥离”、“产业重组”以及直接的做虚假报表等手段来达到上市的目的。

  由于通过行政手段审核上市条件,不仅资格审核机构不可能对自己的审批后果负责,而且在行政审核部门的默许下,就连负责资产评估及承担股票销售的各类中介机构,也会因其极强的行政性背景及行政手段,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负责。

  四是: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存在大量的权钱交易。

  “国有企业是永远要人家来扶持的,过去是政府的财政,接着是银行,现在是股市,扶持的办法就是不停地把钱送到国有企业里面去。”

  “指标配额上市的办法,其计划有很大的随意性,绝大多数上市指标都是为当地解困脱贫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