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一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来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方就可以上洛了。”

  袁彬反问道:“没有他们的支持,我若是想上洛,还去不得吗?”

  “自然是去得。”李秉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

  有没有细川氏的支持,袁彬都可以上洛,只是时间问题。

  “粮食能换成白银吗?”袁彬想了想,按照倭国的粮价,十八万石粮食能换近二十万两白银。

  李秉摇头说道:“细川氏没有银山,他们没有能力换银成银子,有些粮食还是极好的,万一银山有了饥荒,也能赈济。”

  袁彬频频点头说道:“按李御史说的办。”

  倭国缺粮,每年从交趾和安南贸易粮食就要三百万石左右。

  粮食在倭国是硬通货,这十八万石粮食留在手里,当成常平仓防饥荒,的确很有必要。

  这就是为何山野银山的倭人对袁彬等人感激涕零的原因。

  李秉和袁彬等人不觉得奇怪,这是应有之义,但是在倭国,这是天大的恩德。

  留点粮食在手里防止饥荒,不就是防止在银山上的倭人饿死吗?赈济谁?难不成赈济袁公方和他的战友们?

  李秉笑着说道:“细川氏还有倭船近千艘,虽然勘合不算多,但是去交趾、安南贸粮,还是能用的。”

  “海贸所获除抽分外,他们会给袁公方三成利,换取袁公方的庇佑。”

  如果商路畅通的话,可以从倭国起运白银、硫磺等物,到大明市舶司换取大明瓷器、丝绸、布料等物,到交趾、占城换取粮食,再运回倭国换取白银。

  袁彬这才点头说道:“只收现银。”

  李秉理所应当的说道:“那是自然。”

  “第三个消息是陈福寅传来的,大内氏和尼子氏又到了安艺郡,商谈共伐石见国占据银山之事。”

  袁彬想了想说道:“不急,就是占下来,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工匠来挖矿,先让他们狗咬狗,五十张勘合,足够他们去咬武田山名氏了。”

  李秉拿起了最后一封书信说道:“最后一个消息是来自大明的,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商议的事儿。”

  “难波京市舶司、巡检司、水马驿落成之事,堺港已经在我们手中了,我认为已经到了难波京市舶司建立的时候了。”

  海权大会中,讨论了海权的问题,海外市舶司的港口和整个市舶司必须要归大明所有,并且驻扎大明水师。

  袁彬颇为赞同的说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济州岛、那霸港、澎湖都是海外市舶司,但是和难波京市舶司的性质又有所不同。

  济州岛市舶司是通过和朝鲜商议进行了置换,而那霸港、澎湖市舶司都在琉球,大明对琉球的郡县化,济州、琉球,这三处市舶司都在大明的四方之地。

  而难波京是大明第一次建立在六合之地的市舶司,其意义极为重大。

  人事任免、具体职务、水师换防等等,都需要和大明沟通有无。

  袁彬将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