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一章 新炮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圈,当即下令随行的张得贵,从炮队新得的佛郎机子母炮中拿出十门,交给仇震海的止锚湾船营,用来加强防御。

  佛郎机子母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射速比一般的火炮要快多了,一门母炮往往配备四个到六个子炮,而且后装点火,比寻常火炮的装填效率高多了。

  因着仇氏大小姐与杨振的婚事,这段时间以来,杨振手下头号心腹干将张得贵与仇震海两个人之间的来往很多,关系也越来越近。

  因此,有了杨振的命令以后,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一早,张得贵就叫杨珅挑选了十门佛郎机炮连同配套的子炮、弹药,运到了止锚湾船营,交到了仇震海的手上。

  也是同一天,即六月二十一日上午,杨振总算有了时间,专门将负责军备生产的潘文茂和王守堂两人,召集到总兵府议事,询问枪支、弹药以及火炮的生产进度。

  杨振离开松山期间,松山城内的制铁所、弹药厂,完全遵循了杨振的指示,没有停工停产一天。

  之前原材料短缺的问题,随着铅弹的恢复使用,随着黑石岗矿场、红螺山矿场的相继开辟,已经大为缓解了。

  包括杨振先前叫制铁所试验的铁范铸炮之法,也终于摸索总结出了简便易行的做法,先由泥范翻铸铁模,再由铁模铸制铜炮或者铁炮。

  就是在杨振回到松山的头一天,制铁所才搞出了第一套王守堂自己满意的、没有什么瑕疵的臼炮铁范,即铁质铸造模具。

  有了这套内芯与外壳配套的铁质模具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因为剩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地熔化铜水或者铁水,然后一次次地进行浇铸并冷却成型了。

  从杨振回到松山城的那天起,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制铁所利用刚刚翻铸的一套臼炮铁范模具,以一天平均两门、一次浇铸冷却成型的速度,接连铸造出了六门铜炮和六门铁炮,一共搞出了十二门堪用的大口径臼炮。

  新的大口径臼炮具体长什么样,是不是符合自己之前的设想,杨振此刻还没有亲眼见到,自是无从判断。

  不过当他听取了潘文茂与王守堂两个人的报告,得知制铁所已经摸索出了铁范铸炮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之后,他已然感到十分兴奋了。

  这意味着,只要铜铁资源充足,他就可以快速、批量地复制一些他所了解的经典前装滑膛炮了。

  “你们利用铁范新铸的臼炮,口径究竟是多大?身管有多长?炮身总重是多少?另外你们试过没试过,它能打多远,射程到底怎么样?”

  杨振听了王守堂对铁范铸炮试验成功的报告之后,连珠炮似地向这段时间留守松山城内的张得贵、潘文茂、王守堂三人一口气抛出了一堆问题。

  面对杨振兴奋地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张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