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一章 说降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意了,所以转眼之间,他就又恢复如常,答对如流了:

  “杨总兵说话,何必如此刻薄?想当年大凌河之役,其惨烈情状,其前因后果,杨总兵岂会不晓得?须知当时,大势已去,绝非人力可以挽救。祖某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得自由,谁愿如此?”

  “呵呵,既然这样,如今你既来了我松山城,不如且留下,等我打退了满鞑子以后,就将你送去锦州城,与你父——祖大帅父子团聚如何?!”

  杨振对于该当如何对待这个祖泽润,心中尚无定见,见他似乎有为自己辩解的意思,当即补了一句。

  然而,对于杨振的这个说法,祖泽润却显然已想过了对策,当下略一躬身,回答道:“祖某谢过杨总兵之美意,祖某家事,不敢有劳杨总兵费心!”

  说完这些话,祖泽润站直了身子,接着说道:“而且这一次,你松山城能不能像上次一样,扛得住大清兵的猛攻,属实难说。祖某奉劝杨总兵,还是多替自己想一想,多替你麾下的兄弟们想一想。”

  说到这里,祖泽润似乎恢复了原有的气势,当下便对着杨振等人侃侃而谈起来:

  “松山城外无强大之援军,内无半年之存粮。我观眼下松山形势,一如当年大凌河。而松山城池之规模,军民饷械之数量,尚不如当年之大凌河城,如此这般,杨总兵你能坚持多久?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若是杨总兵要待力竭而降,则届时城中军民伤亡必重,不仅开罪大清更深,而且徒耗自身实力罢了。

  “况且重炮轰击之下,世上岂有不破之城?三五日后,一旦城破,全城尽遭屠戮,届时悔之晚矣。松山城中多故人,祖某不忍见此,奉劝杨总兵三思!”

  “呵呵,这么说来,满鞑子伪帝黄台吉,派你们两个前来见我,却是劝降来了?”

  听完祖泽润所说的这番话,杨振笑了笑,丝毫不以为意,并且满是嘲讽地问了一句。

  “如今城外大清兵十数万,火炮就有数百门,且仍有数不清的乌真超哈牛录,正从辽河以东源源不断赶来。说句不好听的话,杨总兵,你以为你还有胜算吗?”

  “大清兵十数万?火炮有数百门?还有数不清的乌真超哈牛录?祖泽润,你当我杨振是三岁小儿吗?!”

  杨振冷哼一声,不再搭理祖泽润,随后便将目光从祖泽润的脸上移到沈永忠的脸上。

  杨振见过仇碧涵的母亲沈氏几面,此时去看这个沈永忠,倒也看出了几分形神相似来。

  常言道,外甥随舅,侄子随姑,民间老话是经验的总结,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沈永忠见杨振打量自己,当下躬身说道:“杨总兵,在下沈永忠,出身辽阳沈氏,续顺公沈志祥乃是在下亲叔父,亦是在下嗣父,故东江镇总兵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