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七章 唐通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百余重骑兵,人人皆有战马可乘,外加一批空着的骡马大车随行,并没有老弱病残,也没有大批辎重。

  所以,虽然此时天寒地冻,道路并不好走,但是他们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他们一早从京师启程出发,中午路过昌平而不停,到了傍晚,就赶到了居庸关所在的关沟南口。

  他们一行带有兵部的勘合,到了南口关下通传进去,守关士卒便将消息报告给了守关的主将。

  居庸关的位置极其险要,更是大明京师西边门户,位置堪比山海关了。

  但是居庸关守将的级别,却一直不怎么高。

  明初的时候,居庸关守关将领的职衔是参将,如今到了崇祯十二年,居庸关守将的职衔,也不过是蓟镇西协一副将。

  而山海关的守关将领,则早就是九边重镇之一山海镇的总兵了。

  却说居庸关南口关城的守卒,将祖克勇他们投递上城的勘合文书报给了关中主将后,没过多久,关门从内大开,一员身材高大相貌粗豪的将领,策马匆匆赶来。

  那人领着十几个亲兵,来到关门外面,先向杨振行了礼,尔后介绍了自己姓名。

  他这么一介绍,倒让杨振吃了一惊。

  原来,此时领兵分守居庸关关沟一带的人物,却是蓟镇西协一副将唐通。

  杨振一行人中,原本并没有与唐通熟悉有交情的,但是杨振此时连战连捷的名气,已经传到了关内,身为蓟镇西协副将的唐通,自然已有耳闻。

  虽然最近几日杨振被封金海伯的邸报,还没有传到居庸关,但杨振奉旨到午门献俘的消息,却早已经传遍了京畿各地。

  兼且杨振的前身,之前原本就在宣府镇军中任职,而宣府镇的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的杨国柱,更是杨振的亲叔父。

  杨振借着到京师献俘的机会,就近返回宣府,探望一下叔父杨国柱与其他亲属,也完全合情合理。

  因此,守关的副将唐通一听说最近风头正盛的杨振杨都督率部来到了南口关城,略想了想,便连忙亲自赶来拜见了。

  有了唐通亲自到场,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但是看着对自己笑脸相迎的守将唐通,杨振的心里却十分不是滋味。

  崇祯十七年正月的时候,因大同总兵、宣府总兵投降李自成,居庸关成为大明京师最后一道防线,此时身为密云总兵的唐通临危受命,受封为定西伯,率部移镇居庸关。

  这个时候的唐通身上,可谓是寄托了崇祯皇帝几乎全部的希望。

  他若坚守死战,那么大明朝的京师就还有救,至少会有时间等待其他勤王之兵赶到。

  可是,这个唐通最后却辜负了崇祯皇帝的期望,竟然将居庸关这样的天险拱手送人,未经大战,便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军。

  居庸关守军不战而降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崇祯皇帝派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