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来了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宁远援军不日即至!如此一来,即大功告成!”

  说完这话,方一藻声音陡然升高,大声说道:“堂下众将!有谁——能为朝廷、为辽东担此重任、度此难关!”

  巡抚方一藻这话说得须发飞扬、慷慨激昂。

  可惜的是,他说完之后,堂中的众将却依旧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接他的话茬。

  杨振也低着头,尽量躲避着方一藻和祖大寿二人的目光,同时也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打量着对面其他人物。

  二堂里,方一藻与祖大寿一文一武并坐在上,方一藻左手边儿一排座位的第一个,是一个文官。

  根据杨振眼下所知的明末辽东情况,他推断,这个中等身材但是相貌堂堂的文官,应该就是此时的辽东文官二把手邱民仰了。

  再往下则是另外两位文官:一个约莫五十上下,身材瘦小,八字须、山羊胡,面色黝黑,拧着眉头,咬牙不语。

  杨振初来乍到,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

  坐在黑面文官下手的另外一位,则要年轻得多,看年龄约莫四十上下,身材瘦高,唇上一字胡,颏下留短须,剑眉星目,颇为英朗,此时也是满脸忧色,冷峻沉默。

  杨振站在武将这边儿的最下首,方便他去偷偷观察对面三位文官的样子与神情,至于他自己这边的那些将领,他则不便扭头去看了。

  不过,二堂之中一片鸦雀无声,就是傻子也知道祖大寿这边的武将们,没有人主动领命。

  方一藻这个巡抚大人,这次来到辽东,除了带来了几个文官比如什么辽西分巡道、户部督饷郎中之外,在辽东军中根本没有自己的武将班底。

  若说有,那也就只有一路护送他到辽东上任的新任宁远副将杨振了。

  可是,杨振所部只有区区不到二百个兵。

  所以方一藻虽然是巡抚大人,但是调兵遣将的权力,归根结底还是在祖大寿这个辽东大帅的手上。

  祖大寿不说话,方一藻说了也不好使。

  眼见无人应答,方一藻脸色非常难看,又过了片刻,方一藻也不再等待有人自告奋勇了,而是转头对着祖大寿抱拳说道:“祖总镇麾下猛将如云,以祖总镇看,派谁去合适?”

  派一支先锋人马去松山、锦州救援,用来搪塞朝廷,是祖大寿和方一藻等人反复商量之后共同作出的决定。

  所以祖大寿并不反对派人去,只是此去九死一生,派谁去他却拿不定主意。

  祖大寿也为难,听了方一藻的话,沉吟片刻说道:“救援锦州、松山,其意在坚定两地守城之心!只须遣一员悍勇之将,领数百劲卒即可!

  “本镇麾下猛将虽多,然而人人各司其职——桑噶尔赛统带蒙古兵马,祖大乐节制车营辎重,吴三桂统率宁锦铁骑,皆本镇左右手,当次整军备战之际,须臾不可离!”

  祖大寿话音刚落,他点到的这几个人,立刻挨个起身,冲着巡抚方一藻抱拳躬身,也不说话。

  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他们都有要事在身,去不了,毕竟宁远城也得守,而且更重要。

  祖大寿的话让巡抚方一藻既感到生气,又感到沮丧,但是他却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只见他摆了摆手,先让祖大寿麾下的三大主将桑噶尔赛、祖大乐、吴三桂坐下,然后接着问祖大寿:

  “那么,依祖总镇之见,宁远城中何人可担此重任?”

  祖大寿等的也许就是这句话,方一藻刚说完,他就接着说道:“以本镇之见,新任宁远副将杨振,足当此任!”

  杨振正站在最后面,偷偷打量着桑噶尔赛、祖大乐、吴三桂,刚把这几个人分清楚,就突然听到了这句话,心中一紧,一阵慌乱,连忙去看说话的祖大寿。

  正好,这个时候祖大寿也正看着他。

  只见祖大寿一边示意他稍安勿躁,一边又接着说道:“杨振世侄,出身辽东,世代将门,早有悍勇之名!去年建虏入寇京畿,杨振率部,从督师卢象升,迎战建虏大军,在建虏重围之中杀出,所部悍勇,可见一斑!此次援救锦州松山,杨振可任先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