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二八章 实力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上午,杨振就是带着这支全火器队伍,兵分两路,北上东路前线去了。

  其一,是走陆路,这路人马由张臣指挥的征东军第一火枪团和李禄指挥的征东军第一掷弹兵团组成,由杨振自己亲自率领。

  他们有的骑马有的步行,人人携枪带弹,同时带着备好的干粮袋子,沿着辽东半岛的东海岸,浩浩荡荡地投北而去。

  其二,则走海路,这路人马由南路水师仇震海所部、中路水师严省三所部以及杨珅率领的征东军第一炮兵团组成。

  杨珅的炮兵团人数虽然并不多,不过一千八百余人而已,但是他们携行的重炮、冲天炮以及预备好了供应大战的各种弹药,却为数不少,沉重无比。

  包括杨振他们走陆路的火枪兵与掷弹兵们无法全部随军携带的粮食和弹药,也需要依靠水师船队,走海路往前线输送。

  就这样,此前一段时间驻扎大连湾垦荒筑城,一直没怎么派上用场的严省三中路水师营,也被杨振一纸调令叫到了旅顺口,充当起了这次输送弹药粮械的海上运输队。

  九月上旬的辽东半岛,天气已然开始转冷,虽然正午时分秋高气爽阳光仍烈,可是一早一晚,已然露水湿重,霜寒透甲衣了。

  好在现在杨振麾下的金海镇,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不仅各个团营哨队的武器弹药已经鸟枪换炮装备一新,就连他们的军装被服也早已配备齐全应有尽有。

  当年杨振他们在辽西边外东蒙草原上截获的山右大商队,就携带有大批量的土棉布布料以及数不清的羊皮兽皮和毡帐毛料。

  而这些东西,当时大部分都被带回了辽西的松山城。

  杨振当然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清楚他们都是些更加适应东北与外东北冬季酷寒气候的人。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可能忽略了自军人马在冬季的军装被服与靴帽问题。

  所以,当初移防金海镇的时候,那些从草原商队那里截获的大批土棉布布料、羊皮兽皮和大批羊毛毡,也就跟着过海的船队,一并来到了旅顺口。

  那之后,杨振就叫张得贵领着协理营务处安排人手,以大量库存的这些土棉布、羊皮兽皮和毡帐毛料等物为底子,重建了以前的征东营被服厂,负责统一生产供应全军的被服靴帽。

  原本该由朝廷兵部统一配发给九边边军的鸳鸯战袄,早就停发多年了。

  即使是朝廷边军各镇的经制营头,这些年来军士战衣战袍,也多是各营自制。

  久而久之,自是形制不一,服色不一,五花八门,混乱不堪。

  但朝廷自己无力按制配发,对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罢了。

  至于金海镇的被服厂统一生产制作的冬季军服,其制式,则是大明鸳鸯战袄与后世棉军大衣的结合。

  大明朝传统的军士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