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五零章 后日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少了,可是东拼西凑搞出来十门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以及三十门历次缴获的明军大将军炮,已经是他现在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对此,济尔哈朗倒也想得停开,对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倾尽全力就好了。

  至于到时候若是因此不能打下旅顺口或者金州城,亦或者金海镇后方的任何一座城堡,那也只能听天由命。

  总而言之,盛京城里的那位大清皇上,总不能把重炮不足的责任,归咎到自己的身上吧。

  济尔哈朗想到这里,一时想起方才尚可喜向自己推脱责任的说辞,一时间摇头苦笑无语。

  他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面对金海镇这股子明军的日益崛起,他竟然也有了一种好似力不从心的感觉。

  当天夜里,济尔哈朗明确了各种事务,随后整个镇江堡和九连城一带的镶蓝旗兵马都开始行动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海上迂回做着最后的准备。

  对此,身在东江岛也即皮岛海港内的杨振,自然一无所知。

  当天傍晚,杨振、林庆业一行船队抵达东江岛附近之后,二百多艘大小船只,按水师行军的常理,分成了左中右三路。

  杨振跟随林庆业的旗舰,领着船队主力,停泊到了东江岛旁的海湾内,其他两路,则一前一后形成了护卫中路的格局。

  其中左水营停靠在附近的铁山海岸,右水营停靠在了附近的云从岛一个海湾内。

  当天夜里,杨振在张臣、林庆业、安应昌等人的陪同下,登岛巡视了东江岛上的情形。

  金海东路安置在岛上的移民屯户,全部都已经撤离了。

  岛上的各处屯田,也已经按照杨振早前的命令,提早一步收获隐蔽了。

  杨振登岛前最担心的情况,即采挖后的番薯田**薯藤随处乱丢的景象,也完全不存在。

  虽然前不久才采挖过的番薯田里,有明显的垦荒耕种的痕迹,但总算不至于会被有心的朝奸或者前来巡视的满鞑子抓了现行。

  上岛巡视了一圈之后,杨振放下心来,当夜回到龟船污秽的舱底,竟然一觉睡到天亮,睡得颇为香甜。

  次日清晨,东江岛一带大雾弥漫,林庆业派了亲信行人,手持李朝议政府调兵文书和三道水军统御使旗牌,登岸往朝人义州府方向报备去了。

  及至中午,林庆业派出去的亲信行人原班人马回到了驻泊在东江岛海港内的船队当中,给林庆业带回了一个重大的消息——清使来了!

  原来林庆业派出去的行人,手持李朝议政府调兵文书和三道水军统御使旗牌登岸北行没多远,就被沿海巡哨的满鞑和朝奸捕获。

  一番审讯之后,沿海巡哨的满鞑与朝奸队伍,便将他们押解送交给了过江验看朝人水军兵船情况的敬谨贝勒尼堪那里。

  其实,尼堪一早就过江了,只是到了九月中旬,清晨的鸭绿江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