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零零章 议和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御殿大广间内的气氛异常凝重之际,另一个一向被德川家光所信重的幕府重臣柳生宗矩突然发话了。

  而且柳生宗矩所说的话,态度比酒井忠胜更加明确,几乎等于是直言应当议和了。

  此时已须发皆白年过七旬的柳生宗矩,是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父子两代人的剑术与兵法老师,极得德川家光的信任。

  他的这番话一出,立刻就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当然,柳生宗矩的话音一落,板仓重宗就再次神情悲愤地对着他的主上,也即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叫了一声。

  “十年之后?”

  就在板仓重宗悲愤的呼叫声中,德川家光看都没看板仓重宗一眼,只是看着须发皆白的柳生宗矩,轻轻反问了一句话。

  然而德川家光的这个反问,却再也清晰不过地表明了他此时此刻的真实态度。

  显而易见,德川家光认可了柳生宗矩的大部分说法,只是觉得十年之期有些太久罢了。

  “即使十年之后,上样也不过四十七岁,正是春秋鼎盛时期,君子报仇,正当其时。而到彼时,若上样造船造炮功成,当年丰臣氏跨海西征未竟之业,也将在上样手中完成。”

  “是啊,上样,那些为了功业能屈能伸,能忍能让的人,才是最强大之人。若是当年韩信不能忍胯下之辱,又怎有后来不世之功业!”

  “是啊,上样,大丈夫重在能屈能伸能刚能柔,眼下形势,荷人与明人联军船坚炮利,非我所能匹敌,上样唯有忍得一时之辱,才能成就千秋大计!”

  ……

  柳生宗矩劝慰德川家光的话说完了以后,御殿大广间内的形势,其实就已经明白无误了。

  因为德川家光如果没有言和之心,他就不会对柳生宗矩假以辞色。

  而且,德川家光如果没有言和之心,像柳生宗矩这样善于见风使舵的老狐狸不倒翁,也必定不会轻易表明态度。

  所以,柳生宗矩的话一说完,其他的幕府重臣们,也开始跟着附和了起来。

  事实上,德川家能有今日这样的地位,靠的就是在其弱势时能够做到足够的隐忍。

  要知道德川家光的祖父德川家康,就是“战国第一忍者”。

  面对强者,他就伏低做小,面对弱者,他就毫不留情。

  最终不仅成功熬死了丰臣秀吉,而且还将丰臣氏的孤儿寡母斩尽杀绝,终于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德川家康的发家史,自然影响着他的后人。

  “既然如此,那就议一议讲和的条件吧!荷人与明人提出的条件之中,哪些我们可以接受,哪些我们不能接受,要好好议一议。因为就算是议和,我们也要有我们的条件,不能都是他们说了算!”

  “哈依!”

  德川家光终于亮明了态度之后,江户内城本丸御殿大广间内的幕府大老重臣们,几乎异口同声地俯首领了命令。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