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〇二二 夜一四_今安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太太拿到电报纸立马就有些坐不住了。综合起五个形容词,除了谢鸿那个杀千刀的儿子,这世上再没旁人。

  谢家是个什么光景?这得从谢择益他祖父谢勋说起。谢勋的发迹离不开两样东西:鸦片,和逃税。税逃的自然是英国人的税,还逃得英国人心服口服,只因鸦片战争后三年英国人入驻上海县,谢勋帮了巴富尔天大的忙。对英国人而言,他简直是颗摇钱树。巴富尔与他都看上了当初外滩那片滩涂,他比巴富尔更清楚买下这片地会有多么巨大利润,却将机会拱手让给巴富尔,转而在两年后,在上海开设逊氏洋行,主要业务是对华影业和鸦片贸易。他被英国一户犹太家庭所收养,在剑桥大学受过教育。之所以留在东方而不愿回英国本土,只是因为他不肯听到类似于“是帝国出了一把大力帮助他的家庭挣到这么大一笔钱”。听说向英国纳税将收取他近半数收入时,他将他的公司都记到他的儿子——谢择益的父亲谢鸿名下,并将公司都搬到香港,而将财产都留在了上海。谢勋去后,谢鸿在谢勋的巨额产业上进一步发迹:在东方影业初盛时,极有远见的投资了多家上海电影公司;在影业捞了大笔钱财,见油水不够丰厚时,及时抽手,先后投资美国丝袜行业、一次次在上海购买地皮、盖房、开银行、办商号、经营舞厅……

  他做人妙就妙在,偷漏了帝国这么多税款,帝国还心甘情愿的为他授了爵士。谢鸿爵士个头不高,左脚有点跛,走路一瘸一拐;外人都称:他是给他口袋里的钱压跛的。他不露富,和他的为人一样:讲话也和和气气的,实际上狠辣在骨子里。故而在香港地界上,连港督都要敬他三分;外头人半带敬畏半带戏谑的称他为——南太平洋总督。

  数家中资产多少,整个太平洋英殖民地区除了他老谢家,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假如要做谢家的新娘子,没个能与之匹配的嫁妆,成婚之后不知道该怎么给他那七八房太太小姐们取笑;也不知得给外头落多少把柄。

  如果谢家真要让三姑娘过门,周氏夸下海口要替她包办嫁妆,到时候倾家荡产个多少回都不够数的。

  不过,娶她?怎么可能的事。

  乔太太哼哼笑两声。

  当初玛玲二八芳华,已出落得在香港也是一等一的标致;她乔家家产丰厚,也清清白白这么个女儿,谢鸿都断不肯让自己独生子娶她。怎么可能娶这么个污名在外、背后也没个依傍的闺女?

  当天下午她便致电请了三位密友来家里打牌。其中不乏与谢家几位姨太太交往颇多的,席间,乔太太便向她们打听道:“听说谢鸿要给他宝贝儿子说亲事,有没有这回事?”

  有一位与弥雅她生母、谢鸿六姨太太相交甚好的太太说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