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企业家直觉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和善,会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更何况作为东北女汉子的邓玲,从一开始对于王暮雪就并不和善。

  王暮雪不明白,为何同样都是四五十岁没结婚的强势女高管,文景科技的路瑶就让她感到格外亲切舒服,但邓玲却完全相反。

  想来想去,王暮雪也只能将其归因为:作为生物体,彼此散发出的化学气味不相投。

  “你们明年预计业绩如何?”曹平生朝邓玲问道。

  各资本中介本以为邓玲一定会回答利润肯定如何增长,市场肯定如何打开,谁知她居然直接摇了摇头道:“肯定不好,明年是2018年,每十年碰到8个数字,都不吉利,你们看1998年,2008年,全糟糕得很。”

  曹平生闻言笑了,还没来得及说话,邓玲便接着道:“您别以为我迷信,我们企业家有自己的判断,你们看今年股市震荡、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美国加息、出口负增长、产能过剩……总之没一点好的,所以我看明年的经济形式,大家都不会好,而且还可能不好很久。”

  “经济形式不好跟你们没多大关系。”曹平生纠正道,“再烂的形式也有好企业,时代残酷,持续内痛,是企业修炼的必经之路,你们不见那些卓越的企业都是在一团烂泥中杀出来的么?”

  此时王暮雪开了口,“我小时候看过一个寓言故事,一直记到现在。故事里说有三个人都正好遇到暴风雨,一人有雨衣、一人有雨伞,最后一个人既没雨衣又没雨伞。有雨衣和雨伞的人仗着有装备,就在暴风雨中继续行走,结果两个人都受了伤。而什么都没有的那个人,只是想办法找个地方躲雨,等雨停了再继续出发,最后反而是那两个带雨具的人更晚到达目的地。”

  “你是想说经济形式越不好,就越要冷静么?”财务总监陈星笑道。

  王暮雪点了点头,刚想继续说什么,就听柴胡插话道:“我们现在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未来一直维持GDP增长率在7%是很有难度的。其实3%-5%的增速是比较合适的,即便将来负增长,我认为也不是坏事。”

  “负增长?”陈星有些不解,“负增长还不是坏事么?”

  “对。”柴胡的语气很肯定,“负增长可以让很多公司反思,那些业务应该砍掉,哪些部门应该撤掉,应该如何适应市场,创造出更优质的产品。咱们国家之前政府干预经济比较多,但以后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弱,经济要发展还是得靠市场的力量。以前咱们靠矿产资源、靠土地、现在靠牌照、靠基建,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市场终究会饱和的,企业如果想提升竞争力,还是得依靠原材料上创造出得产品附加值。”

  邓玲的目光此时完全锁定在柴胡身上,这个第一眼看上去光是个头高,但欠些气质的小伙子没想到见解独到,仿佛读过很多书一般。

  “其实我们老去研究美国,不太具有参考价值,因为两个市场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完全不一样。美国人都是超前消费,中国人都是滞后消费;美国人是投资很理性、花钱很感性,中国人是投资很感性、花钱很理性;如果明年市场真的开始低迷,那么想要在低迷的市场中取胜,就得了解中国人自己,了解中国市场,经济危机也不用怕,因为危机很多时候可以倒逼改革。”

  柴胡能说出这些话,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因为这番话所涉及的知识面,已经超越了一个仅有两年投行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