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_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东蒙古地图。

  川岛速浪心中冷笑小小中**官不知天高地厚,嘴上却说:“事关重dà,我希望能够和上面商量一下,但是近日请务必将前田君释放。”

  王茂如道:“好吧,释放前田新兵卫没问题,但是其他人因为帮助贵福被打死了――他们既然作为雇佣兵赚钱,就要知道,雇佣兵除了赚钱还卖命,这一点川岛君想必认可吧?”既然前田被捉的事情被发现,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王茂如是不得不放人的,从岳启南刑讯中得到的消息是,日本不是派了一队,而是派出十几队人渗透东蒙古个王爷的军队中,前田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如今全国反日风潮涌起,王茂如与日本人达成的这个约定只能是密约,不能签订,也不能透露,只能是口头密约。事实上这股反日风潮,倒不是袁世凯惹的祸,日本人强占了山东之后,觉得应该在弱国上去的更大的利益,于是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妄图取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事实上是有备而来,因为它之前便已料定中国缺乏反抗之能力,因而从一开始便警告袁世凯这是秘密条约,必须从速商定,不得外泄。倘若中国不答应,日本就要海陆并进,大举进攻。而当时的列强都没有能力前来干涉,美国虽然尚未介入欧战,但也不愿独力阻止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此,日本是早有战略预估的,因而也就肆无忌惮了。

  《二十一条》是袁世凯从政以来最严zhòng的外交危机,所幸其应对还算有效得体。袁世凯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利用各种渠道摸清日方的底牌,他先派出日籍顾问有贺长雄返回日本访wèn日本政界元老松方正义及山县有朋,探查其中的内幕,随后又派人花重金收买日本间谍,调查日方的有关情况,以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为配合摸底活动,袁世凯在谈判中故意采取了拖延战术,他首先将在外交交涉中不甚在行的孙宝琦换下,并再度启用了善于在困难局面前谈判的前外交总长陆征祥,并指示陆征祥与曹汝霖在谈判中逐条商议,务必拖延时间,不可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

  陆征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难得的外交人才,为了贯彻袁世凯的指示,他也想了很多办法,譬如日本提出每天开议,而陆征祥则和颜悦色的提出,他的事务非常繁忙,每周只能开一次会,最后使得日方妥协,每周会谈三次。在每次谈判之时,陆征祥总是故意缩短会议时间,譬如每次开会,陆征祥说完开场白后即命献茶,并尽量拖长喝茶的时间,这与猴急的日方代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日本代表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毕竟是东方的礼节。

  袁世凯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他通guò各种渠道了解到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