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9章 昭和不和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永田铁山。

  永田铁山是后来在日本军阀团体中统制派的龙头大哥,被誉为日本军中第一大脑,比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还要聪明,而且石原比他差得还不是一个数量级。

  当然,裕仁还不至于把宝押在区区一个中佐身上,当然,雄辩有才的永田铁山的构想,还是深深影响了他,以至于他在后来与中国的冲突中,坚定地走了一步试探“北进”的道路。

  两年前永田铁山还和石原莞尔与张汉卿见了面,不过并不愉快。

  国人对于抗战记得最牢固的可能是一些“大牌”的甲级战犯,如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服原贤二等,或有冈村宁次、直接操纵南京大屠杀的谷寿夫等。殊不知,真正的台前幕后推手,首让永田。

  在日本对华“人才济济”的野心家中,不能不提永田铁山和他的二叶会。

  这样的人才加入军队,是历史的宿命。

  永田家本来世代业医,他的父亲在家乡诹访郡做一个小医院的院长,养育九个子女,食指繁多,生活艰苦,中年积劳病故,临终,对他说:“铁山!你一定要做个优秀的军人……”。

  当时的明治政|府,厉行中|央集权,锐谋富国强兵,人民税负奇重,普遍生活穷困,农村里聪明上进的子弟,到了中学程度,读文学校膏火不继,只得向既免学费又有出路的军事学校去谋发展。加上正当甲午战争之后,“征取满蒙、雄飞大陆”的口号,对于憧憬着将来的少年们,有很大的诱惑力。

  在父亲遗命和时代潮流双重驱策之下,永田铁山于十四岁考进了陆军“东京地方幼年学校”,经“中|央幼年学校”到“士官学校”,受到三个阶段为时六年多的军官养成教育,先后以中|央幼校第二名、士官学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四年之后,更考进陆军大学受深造教育三年,又以第二名毕业。

  按照日本陆军惯例,陆大毕业的优秀份子,都会陆续调到陆军省(军部)、参谋本部(军令)、教育总监部(军训)所谓“中|央三官衙”担任幕僚工作,或在陆大作教官,然后再按各人在学生时代攻读外国语文的专长,先后派到各国去研究进修并担任情报调查工作两年。

  这些在中|央服务的优秀份子,被称为“省部幕僚”,大致都会一帆风顺地往上爬,升到将军,并不困难。

  至于考不上陆大的人,如果也没有其它特长,那就只有一直待在部队里,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坚冰凝髭、劳苦不停地训练士兵,这种军官,被称为“队附将校”,他们的升迁非常困难,都在大尉到中佐的历程中纷纷退役。

  陆大毕业后的永田铁山,立即被分发到教育总监部,不久,他就崭露头角,主稿制定“军队教育令”。

  当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