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从国事到家事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曾经是个忠实的三国游戏玩家,尤其喜欢暗荣公司的《三国志》、《真·割草无双》系列,每一名玩家都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角色,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习惯,就是不管使用什么势力,遇见糜芳、孟达、许攸、号称黄昏二神的黄皓、岑昏等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斩首。

  然而,现实并不是游戏,如今他更是一国之君,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以个人好恶来决定他人的命运。

  有才之人,皆可为国所用。

  本着这个原则,刘备还是压抑住自己的厌恶感,认可了孟达的才能,特批二人进入国子监,并下了口谕,凡是错过本年度国子监考试的士子,都有一次参考的机会。

  当然了,考题肯定不会跟之前的一样。

  而法正这个名字,也被列入了名单,成为国子监重点考察对象,这些重点考察对象自己是不知道的,也不会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只是他们的生活作风、表现等等,都会被单独记录成册,交由刘备参考。

  国子监的入学告一段落,御学堂的考试又如火如荼地开启了,那些参加过国子监考试的士子们都很聪明,纷纷把默记下来的逻辑题目、图形题目讲述给同行而来的族中孩童,希望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一到开考,自以为摸到脉络,信心满满的孩子们就傻眼了。

  御学堂招收十五岁以下的孩童,筛选标准也与成年人不同,鉴于他们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考试内容相对传统得多,主要是测试考生的知识量,基础的算数知识,以及刘备坚持推行的,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相互转化,好些题目甚至就是翻译整句的《论语》片段。

  这一下,家学渊博,基本功扎实的孩子们高兴了,而刘备麾下那些武将家的孩子们则是愁眉苦脸,虽然他们的长辈都心知肚明,这考试对自家孩子来说只是走过场,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比别人差,总是很令人羞愧的事。

  就连刘永,也在化名参加考试之后心有不甘,跑去找母后张宁倾诉,抱怨为什么只考文试,却不考他擅长的武艺和射箭之类。

  却没想到,迎接刘永的不是宽慰,而是毫不留情的批评。

  “读书和练武,哪个容易?”

  “自然是读书容易,坐在那里不用风吹日晒就可以,怎么比得上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那你连容易的事情都做不好吗?”

  “……”

  “为娘又如何能相信,你在更难的事情上面下苦功了?”

  在遭到一万点精神暴击之后,刘永灰溜溜地跑了,据宫女汇报,当天下午,这小子就拉着裴大虎和刘理还有年龄相仿的张苞等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发狠读书,俨然是要在下一次考试里挽回颜面。

  儿子能知耻而后勇,刘备倒是挺高兴,但令他更高兴的,则是张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