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 彷徨的东京 一_民国投机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局长多诺万认为可以与〖日〗本人接触下,试探下〖日〗本人的态度,特别是要注意〖日〗本政界内部的和平力量,评估下这股力量的大小。

  杜勒斯拿到华盛顿的命令,就开始与小岛不定期见面。双方对见面的理解不同,必然导致双方在见面后的谈话中态度不同。

  几次见面后,杜勒斯敏锐感觉到小岛是带着东京的条件来谈判的,而且〖日〗本人给出的条件还可以谈,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向华盛顿报告,多诺万在取得白宫同意后,决定让杜勒斯开始与小岛进行秘密谈判,试探下〖日〗本是否可能投降。

  不过由于华盛顿没有给出谈判条件,杜勒斯在谈判中没有提出条件,1小岛只能将东京的条件作为基础提出来,这个举动让杜勒斯断定〖日〗本人是真想求和了。

  可就在这时,马里亚纳会战结束,联合舰队惨败,美军攻克塞班岛,随后向关岛发动进攻。这个胜利,让华盛顿底气十足,将小岛的条件抛在一边,杜勒斯在上次见面后便告诉小岛,〖日〗本要想获得和平,条件只有一个,无条件投降。

  桥本无奈的向国内报告,让他意外的是,当天便接到东京指令,

  东乡茂德在电报中将条件再度下降:保留天皇制。只要能满足这条,〖日〗本立刻便能签署和平协议。桥本拿到电报后,他的心情无比沉重,东京的命令来得如此之快,让步之大,非常少见,东京表现得如此急迫,更加证实了,国内情况不妙的传言。

  由于交通不便,在欧洲的外交人员很少能直接得到国内的消息,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知道战争的进展,相反,他们非常清楚。轴心国情况非常不利,意大利已经退出战争,墨索里尼在德国支持下勉强在意大利北部组织了个傀儡政府,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国形成两面夹击,第三帝国在风雨中飘摇。

  在欧洲的外交人员中,就连最坚决的驻德国大使大岛也认为应该尽快与盟国达成和平协议,以免在德国战败后,就更没有选择了。

  与杜勒斯的淡判是秘密进行,有些时候每周见两次面,有些时候每周只能见一次,每次见面的地点也不同,都是通过中间人临时通知,很显然的是,美国人在谈判中掌控着主动,小岛每次都焦急的等待杜勒斯的消息。

  今天是俩人定好的联络日,1小岛带着东京发来的新条件,心情沉重的来到阿尔卑斯山上见杜勒斯,可没想到却遭到杜勒斯的迎头一击,杜勒斯根本没容他开口便告诉他,华盛顿给他指令,目前不宜与〖日〗本展开和平谈判,谈判立刻终止。

  杜勒斯很清楚,这是731部队事件的副作用。731部队事件在美国引起举国愤怒,美国各地都在悼念死于乃1部队的一百六十名美**人,美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