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节 新闻(二)_民国投机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古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民族自决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决定外蒙古是否可以读力,而不是只是外蒙古的一小部分人。

  作者无名文笔老辣言辞犀利,论证充分,文章普一发表立刻引起轰动,《新青年》和《向导》立刻反驳,指出苏俄对国民政斧的援助是无条件无代价的,无名对苏俄的攻击是破坏总理的三大政策。

  蒋介石拿着文章问冯诡是不是他写的,冯诡摇头,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广州城内谁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最后他猜测是庄文革写的,蒋介石当作冯诡的面给庄继华打电话,庄继华矢口否认。

  同样的问题,伍朝枢也问了《群报》主编济远,济远的回答是不知道,文章是通过匿名投递的方式给他的,是个小孩给他送来的,文字也是歪七扭八的,根本看不出来。

  这篇文章的作者无名成为民国新闻界的一个谜,此后再也未见无名发表任何文章。

  很快《民国曰报》传出苏俄的军火,除了开始的八千支枪,其他均由国民政斧支付费用,这下《新青年》《向导》所说的无条件无代价不攻自破。

  青军会控制的报纸也开始反击,蒋先云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自总理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来革命的发展有目共睹,黄埔军校开办的军费武器均是苏俄无条件援助,组建党军也是苏俄提供的经费,没有黄埔没有党军就不可能有两次东征的胜利,没有黄埔也不会有平叛的胜利,省港大罢工和五卅的胜利都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北伐更是我党所主张,与军阀的暂时联合只是策略问题,总理也曾经与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联合反直,总不能说总理也是反革命吧。

  蒋先云的文章总算挡住了孙学会的攻击,但整体来说[***]还是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陈延年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在这个会上邓中夏和彭湃认为这是蒋介石的阴谋,在宣传部担任秘书的[***]建议由宣传部出面组织《民国曰报》、《政治周刊》进行反击,但反击有个重要问题必须明确,即北伐的态度。

  周恩来说:“消灭军阀是我党一向主张,这次没有通过北伐议案是因为目前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而且通过北伐议案后会让吴佩孚有所警觉,他的主力就不会北上,对北伐大局不利。”

  “恩来说得对,消灭军阀是我党的主张,北伐条件不成熟,另外要紧紧抓住维护总理的三大政策的旗帜。”陈延年虽然这么决定了,但心里却在怪季嘉山,当初党内讨论北伐时,多数同志主张支持这个议案,但季嘉山坚决反对,并拿出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他们必须否决北伐议案,党内同志才不得不屈从,以至与导致目前的被动局面。

  “恩来同志,你看这事与蒋介石有没有关系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