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檀郎_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益于他对历史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优势,塑造一个他已经熟悉的广积王子是容易的事情。而《乾侠东君魔女》里分饰两角,虽然对他“入戏转换”有挑战,但是对于这两个他很容易看懂,也秉持着“武侠”核心内涵的角色人设,也并不难塑造。可是《远山深土》首先是现代剧,其次赵辉这个角色,拥有的现代人烦恼、焦躁、还要反应出现代大学生的气质,以及之后在脱贫致富中扮演“小支书”的蜕变,更复杂也更精微了。

  陶清风之前采取的方法,一是理解人物,二是共情。但是明显到了这部剧里不够用。康学英屡屡NG陶清风的理由是“假”“太假”“自然一点”“不要端着”。

  其实不是陶清风故意端着……他根本就不是个现代人。

  有一次康学英终于发飙了,指着剧本那行“赵辉窃喜地红了脸”的“窃喜”二字,对陶清风道:“窃喜不是欣喜,表情不要那么善良!赵辉和古菊马上就要拉灯了!男人怎么窃喜你不知道吗??”

  拉灯一幕是不演的,这种戏的暗示就是一张炕,下面放两双鞋子,然后镜头逐渐拉远,拍天上的月亮。

  但是在这之前的铺垫,古菊坐在床边绣花,赵辉在灯下给她孩子们改作业。改得头昏眼花的时候,古菊端了碗粥过来,把勺子递到他没写字的那双手中,赵辉下意识抓住她的手,却又烫到似的放开,神情非常心虚。然而古菊重新抓住他的手,在煤油灯下露出了笑容,赵辉看到,就“窃喜地红了脸”。

  其实拉灯这场戏不是剧本的重点,重点是之后他们在一起受到的非议,和两人挣扎的矛盾。但就是这幕一笔带过的戏,康学英也要精益求精:陶清风总是把“窃喜”表情演成“欣喜”,那样就表现不出那一刻“叛逆”“禁|忌”和“悖德”的冲突。“欣喜”是温暖的,珍重爱护的。可是那个时候赵辉思想俨然没有升华到那种爱的高度,而是沉溺于一时的“冲动”,所以剧本上是“窃喜”。这不是明媒正娶、红烛盖头的合卺,是偷|情,是原始冲动,是一个青涩又成熟的男人,对带着孩子的漂亮寡妇产生欲|望。

  陶清风一遍遍地试,可是他的表情哪怕红了脸,都实在太纯良了。所以康学英最后才豁出去发火。可是陶清风还正儿八经为难地思考着。康学英目瞪口呆道:“所以你还真不知道?”

  翟艳之前和陶清风合作过,笑着对康学英解释道:“清风就是特别正直啊。”

  康学英神色复杂,这条戏先搁置,等到下戏之后给陶清风梳理道:“其实像你这种男人在娱乐圈不多了……虽然你很好,但既然你要当一名合的演员,那遇到什么角色都是可能的。这些角色里或许有你不赞同、不熟悉、不认可的性习惯。那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