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七百四十章 消息!_大明烟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现在,海商代表的意义早就不一样了。现在海商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雄厚的家底!

  因此,这个几个海

  商一开口,瞬间就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百姓和其他商贾纷纷对几人举杯,以示友好之意。

  书院学子见有人帮腔,微微拱手,笑道:“多谢诸位仗义执言,让小人的阴谋诡计不攻自破!”

  “公子客气了。”刚才站出来说话的海商连忙拱手回礼,正色道:“我等受镇国公恩惠才有今日,自然容不得有人妄加揣测诋毁!”

  书生还是不服气,顿时大声道:“堂堂大明朝,连朝廷都拿不出钱来修建,偏偏镇国公府凭一己之力就修了一条,这难道不是镇国公府比朝廷国库还富有吗?”

  “你真是无知加愚蠢,你根本连具体的情况都没有认真调查过,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误导百姓,简直其心可诛!”书院学子再也忍不了了,豁然站了起来,指着书生大骂。

  “朝廷国库并不是没有钱,几百万贯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但是这些钱一部分是百官今年的俸禄,一部分是用来修建水利和用来赈灾的钱。还有几十万贯的结余,但这些都是留着为了以防万一的。”

  “你说,这些钱有哪一笔是能够轻易动的吗?”

  听到如此解释,百姓不仅没有觉得明明有钱却要向皇家银行借钱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朝廷宁愿拉下脸来借钱,也不去动用准备赈灾的钱,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许多。

  书生被怼得没有脾气,低着头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

  众人看到他如此模样,心里都

  十分解气。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朝廷向皇家银行借钱是好事。

  也有人出言反对,甚至说:“皇上银行本来就是皇上的,这就等于是朝廷向皇上借钱。而且,朝廷还需要付利钱给皇上。”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找皇上要钱,这样不仅不用还利钱,甚至连本钱都不用还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有不少。

  不过,大家都知道,早在孝康年间。先皇修建县学让天下稚子都能够进学堂读书,为此,皇家每年都要砸下去金山银海。

  当初朝廷怕被如此巨大的开销拖累,极力主张将国库和内库完全分割开来。从那时开始,内库就和国库完全没有丝毫关系了。

  哪怕是国库穷的饿死耗子,也没有道理从内库拿一文钱填进去。

  而且也没有人敢提出来,一旦谁提出来,那就意味着要从天下所有稚子口中夺食,那这些稚子的爹娘岂会答应?

  所以,哪怕是有人再不满,他们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提出来,只能够借着掩饰抱怨。但是这些稀少的抱怨,很快就被淹没在浪潮当中,掀不起一丝风浪。

  朝廷向皇家银行借钱的风波还在不断的传播,另外一个更加震惊的消息又流传开来。

  “什么?朝廷向银行借钱还不够,还要向商贾借钱?”

  听到这个消息的商贾,无一不神色慌张,面带忧惧!

  从古至今朝廷向商贾借钱的时候倒是不少,但那几乎都是刘

  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不仅如此,朝廷不还钱也就罢了,还要变本加厉的给商贾安上一些罪名,直接让他们家破人亡!

  这样惨痛的例子数不胜数,试问听到这个消息的商贾,哪一个不惶恐?

  有那胆小的,甚至连家业都不要了,连夜逃出京城,只求能够保住性命!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商贾还敢主动上门借钱给朝廷?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