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三十八章 探亲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国前,孙家在东华家大业大,枝叶繁盛。

  市钢厂早年就是在孙家遗留下来的铁厂基础之上扩建;陈丹的尚溪园也是孙家当年留下来的纱厂仓库改造。

  梅溪老宅所在的孙家埭村,很多孙姓人家也都算是孙家的远族,只是年岁久长,真要攀亲沾故的话,可能要算到五六代人开外去了。

  孙家早年的三兄弟,孙耀庭还曾官至淮海省副主席。

  陈丹在徐城颐园路买下的那座民国公馆,就是当年孙耀庭及家人在徐城任职时的居所;当初还是孙亚琳辗转打听,确认是曾叔祖孙耀庭的故宅之后,才让陈丹买下来改造成尚溪园在徐城的分店。

  当年孙家还无意回东华投资,长青集团与海丰实业最早在梅溪工业园内直接投资的机电公司,规模才两千万——孙亚琳说得好,人总是念旧的,孙耀庭那一支子弟也是人丁繁盛,叔祖辈还有三个人在,徐城的故宅先拿到手里,等着他们想着落叶归根,总是可以额外敲他们一笔的。

  而孙家在东华的多处故宅,也大都成了历史遗存,在改革开放之后,地方重视起招商引资工作,考虑到孙家在海外的影响力,市里对孙家故宅的保护则更是加强了力度。

  如今市里的文山公园、南公园,都是在孙家私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孙家早年在天宁寺后建的塔园,如今也是东华市最著名的塔陵园。

  对孙家很多老人来说,都是一晃眼半个世纪过去,好些人故地重游、拾起半个世纪之前的童年、少年记忆,都是泪眼婆娑。

  看着这些情景,沈淮滇北之行所带来的凄凉心境就给冲淡了许多。

  “这么看来,你的小心思就又转得通了……”孙亚琳没有一起去滇北,而是从清河转去香港,接孙家的这些老人到东华来。春节期间,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歇假在家,孙亚琳也是到东华后,才找到足够的人手帮忙安排一大溜人的饮食起居,不然她只能给他爸以及一大溜孙家老人支使打下手,这几天也实在是辛苦得很。

  听孙亚琳这么说,沈淮也只是一笑。

  年前听到姥爷、姥姥到回国来过春节,他就让孙亚琳安排孙家老人组团探亲,也确有将孙家及长青集团的投资重点引导回国内的意图。

  从七十年代开始,长青集团就开始往亚太地区投资,二十余年在亚太地区积累、控制的各类资产,将近二十亿美元。

  这个看上去很可观,但跟孙家在西欧地区控制的百亿美元资产相比,数字犹是很小的。

  而长青集团在亚太投资,前期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日韩地区,还是在亚太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才被迫大规模的国内转移。

  就算如此,长青集团在国内直接参与的投资,还不到六亿美元。

  沈淮希望长青集团在国内直接参与的投资,应占到孙家所控制资产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虽然孙启善也更看好国内的投资机会,他个人名下的资本也有大半通过众信,参与到梅钢系一系列的工业项目建设中来,但孙启善他自己还只是代表孙家家族基金进入长青集团董事会,在长青集团投资战略方向调整等重大问题,很难发出他个人的声音。

  正确的次序是改观孙家老人对国内的印象,滋生他们落叶归根的情绪,促使能影响到家族基金投资走向的家族意志发生变化,进而才能通过孙启善、孙启义等人,调整长青集团未来的投资发展战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