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我在民国当校长_我在诸天当体验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独定制。特别是模具的开模,都得行业老师傅来做。整个一套下来,至少是一大片产业园。按照张忠的计划,恐怕要到1925年结束,才能看到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收音机。

  另一边,刘琛和军界的交易也有了新的进展,同样的一锤子买卖。两样仪器换来了一所学校,和一批学生。

  学校就叫华国无线电技术学校。

  学生得是近两年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刘琛准备当第一任校长。

  这倒不是为了模仿这个年代的某著名校长,而是他想加快攀科技树的节奏,也给这个国家留点东西。他清楚无线电领域在今后几十年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掌握全部的知识。他当然可以选择不断推出领先这个时代的造物,但那终究是昙花一现。等九年多后离开这个世界,他的技术会被外国人破解,迅速赶超。

  唯有传承,才能保证国人始终领先。

  他会成为这个世界无线电专家们的师父,历史将从他这里流向另一条分支。

  这是他在穿越之前就谋划好的。

  开创一个时代,无疑比单纯地把咏春带向世界能赚更多体验积分。

  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刘琛对这片土地的家国情怀。

  原著故事的末尾,陈识被迫妥协,做了明面上的武馆馆主。临上任前,他说了这么段话:

  “在一个科技昌明的时代,民族自信应苦于科技。我们造不出一流枪炮,也造不出火车轮船,所以拿武术来替代。练一辈子功夫,一颗子弹就报销了,武术带给一个民族的,不是自信,而是自欺。”

  于是,刘琛想做陈识做不到的。

  给民族自信。

  1925年的春天,就这样在各方的忙碌中开始了,一所学校的轮廓在津门的西北边出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厂区在双庆附近施工。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26年的春节。

  津门西北部,无线电技术学校已经落成了小半年。

  学校的不远处,有个教堂。

  主教学楼天台。

  “老师,真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就实现这一步。”

  “这是我们国人的第一步,历史应该记录下这一刻。”

  “没错,历史应该铭记这一刻。”

  一群青年小声议论,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崇敬。

  “行了行了,一个个跟没见识过一样。当初图纸不都是我带着你们画的?”

  作为他们的老师,刘琛表现得很淡定。

  众人面前,是一座高耸的金属塔。

  如果有现实世界的人穿越过来,肯定能一眼认出来,那是信号发射塔。

  有些像电信公司在摩天大楼顶上安置的那种。

  “设备装好了,就下去调试吧。先说好,如果今天测试成功,我请你们去起士林吃大餐。”

  “好!那我们可得想想晚上点什么菜了!”

  青年们欢呼雀跃,簇拥着下了楼。

  楼下是一间改造过的教室,是刘琛指导着青年学生动手改造的。

  教室被一台看着有些复杂的机器占据,那是青年们小半年来的结晶,一个功率足够大的无线电处理和发射中心。有几个人正在调试,操作着复杂的旋钮,不停闪烁的指示灯让欢呼着进来的人们不自觉放轻脚步。

  “张翰,你们调试组的进度怎么样了?我们发射组可是时刻准备着在。”

  说话的正是前面那个振臂高呼的青年,他叫贾青,是无线电发射小组的组长,楼上的发射塔就是他负责设计和搭建的。

  “急什么,你们刚搭好,调试不得花时间啊。真以为都跟你们搭积木似的容易?别说话,搞出差错你负责?”

  这位张翰也是暴脾气,说话不饶人。

  贾青早就习惯了张翰的脾气,丝毫不以为意,继续道:“刘老师可说了,今天要是搞成了,直接起士林包场,吃啥点啥。”

  张翰顿时笑开了花:“你早说这不就行了?”

  转头对调试组吩咐道:“各同学注意,贾青的话都听到了吧!抓紧时间调试!抓紧时间调试!”

  “好!”惊呼连成一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