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 光纤之父_重生之草莽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对方考虑,不会给对方留下工作上的问题。

  提高技术标准,提高环境安全标准,放眼整个香江和内地,目前只有周峻的“华立公司”能达标。要是这样还无法拿下项目招投标,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

  光纤用来传输数据,一般叫光学纤维,所以叫光纤,原材料是石英,就是沙子。几公斤石英就能提炼出铺设1000公里的光缆所需传输介质,相比同轴电缆,这个里程数要500顿铜。

  相比之下,光纤不仅传输效率高,成本还低。主要在技术成本,还有裹住光纤的结构包覆,包层和涂覆层,光纤有了包覆,就叫做光缆。

  光纤成为炙手可热的传输介质,高琨功劳很大,他在60年代就提出“只要能设法降低玻璃纤维的杂质,就有可能使光纤的损耗从每公里1000分贝降低到20分贝/公里,从而有可能用于通信。”

  而光纤在77年在美国芝加哥市投入商用,当时速率只有45Mb/s,而不到10年时间,光纤已多次更新换代,普遍的传输速率已达到1G。

  周峻华立研究室生产的光纤,刚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已经拥有将近2G的传输速率,传输波长1450纳米,正在向1550纳米进军,比目前的1310纳米有很大的进步。

  很快,项目投拍会议召开。

  根据运输司和地政司设立的条件,香江就没几家公司能实现技术标准,并不知名的“华立公司”,如同黑马一般杀出,轻松抢下项目。

  在竞拍中拿下光纤设备的主导权,3个月后要启动项目建设,届时就要拿出光缆。6500多条光缆,现在投入生产,时间上肯定够,不担心出问题。

  该项目属市政项目,利润率其实不高,初步测算,周峻能拿到500万左右的纯利润,其实还算不错,他其他公司加起来,一个月也只有1百多万利润。

  “周生,相信你们生产出的光纤,都能保证竞拍会上检验出来的高品质。”两个司长最后叮嘱。

  周峻一直挂着笑容,直到“光纤之父”高琨出现在他面前,肃然起敬,“高生,以后请多指教。”

  “周峻,挺好的。我有个不情之请,能带我到你的研究室瞧瞧吗?”作为香江中文大学的资深教授,高琨手底下有个小型光纤公司,还有德国SEL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主任,标准电信实验室研究员等头衔,没想到在他最引以为傲的光纤项目上,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华立公司。

  耐不住郁闷的他,主动提出到周峻的光纤实验室观摩。

  “高生强人所难了,相信您不用看,也知道我们的技术方式。理论都是您提出来的,我们站在您的肩膀上看海而已。”周峻遗憾地笑了笑,看高琨一脸落寞又好奇,只好再次开口,“当然,如果我们是合作的关系,高生到实验室指导,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吗?”

  高琨自豪地说过:未来一千年也没有替代光纤的技术。

  不过他还是说,你们不要相信我这个专家的话,因为我当年也不相信专家。

  高琨沉默一会,再次抬头,“周峻,峻少,果然年少有为。你的建议,我会考虑。挺好的,你们的实践走在前面,让我看到了光纤更好的前景。”

  “期待您的答复。”周峻并不着急,有高琨最好,没有高琨,他也有十几个相当不错的研究员,未来继续扩大规模,开办研究院都不是问题。

  这是无比巨大的产业。

  出了竞拍所大门,踏上车,林北贡就紧张报告,“大佬,大小虾兄弟跟踪了几天,传回消息,周元亨准备对付我们。”

  “话讲清楚,生意场还是出阴招?”生意场就光明正大战斗,谁都不怵谁,出阴招那就互相搞,看谁心更狠。

  “来阴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