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古今中外独家创始的选举法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已说过,根据新约法,立法机构采取一院制,定名为立法院。

  在立法院未成立前,袁世凯于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日设立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

  他任命黎元洪为院长,汪大燮为副院长,七十三名参政员也均由总统直接任命。

  袁世凯所任命的参政员,多数是清朝的达官贵人,这些人年纪均在六十岁岁以上。比较新的人物是梁士诒、梁启超、孙毓筠、严复、杨度、刘师培等。

  袁世凯在参政院成立以前,曾派出劝驾员多位,持他的亲笔函分别到大连、青岛这些遗老休养地去促驾。

  信上说:“共和宣布,系政体之更易,并非清室之已亡;望勿以此芥蒂于怀,同出匡济,以救中国之危。”

  参政员名单中,有光绪廿九年任大军机的瞿鸿机。这瞿鸿机有时糊涂得出奇,曾误认梁士诒是梁启超的兄弟。

  这时瞿鸿机也已经六十多岁了,都知道他和袁世凯是曾经的政敌,是被袁世凯用阴谋诡计搞下去的。有人为了取悦袁世凯,力阻启用这种所谓政治垃圾中人,说袁世凯是自找麻烦。觉得请瞿鸿机出任参政,实在大可不必。

  袁世凯听了后微笑不语,其实他正想利用这件事表现自己的容人之量。

  有人则担心瞿鸿机不肯出山,大总统这是自讨无趣。

  却听袁世凯鄙夷地说:“什么?你以为他不干吗?是他叫他的夫人来京讨这份差使的。”

  参政院中成立了一个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是:梁启超、杨度、严复、马良、李家驹、汪荣宝、达寿、施愚、王世澂、曾彝进十人。

  杨度和梁启超、梁士诒,三个人关系有些特殊。杨度和梁士诒是在光绪廿九年经济特科殿试中,梁士诒考第一,杨度考第二。

  两人都被瞿鸿禨军机糊里糊涂地附会为“康梁余党”而不敢复试。

  杨度和梁启超则在光绪卅一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时,替五大臣做枪手编制宪法草案。

  这时候,三人同在袁世凯政.府下面共事。昔日少年才子,现在都已变成鬓毛有些斑白的中年人,每每相对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感慨。

  尤其是杨度和梁启超两人,始终和宪法有着不解之缘。开始是做枪手编制“满清宪法”,这时是同为“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只是,不知他们是不是知道,所谓的“民国宪法”,其实就是袁世凯的袁家宪法。

  黎元洪拿起了参政院院长的木槌,这时他才体会到所谓的参政院,是一个制造皇帝的御用机关。他开始对于他的处境感到惶惑,可是已身入罗网,有身不由己之苦。

  他屡次请求出国游历,或要求回原籍黄陂料理家务,企图跳出袁世凯的手掌心,袁世凯当然不会放他走。

  虽然他看出黎元洪不一定敢站出来反对他,可是黎却是一个好偶像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