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章 攻闽之战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祺瑞此次组阁后,日本又提出四项条件:

  (一)共同出兵西伯利亚,由日军指挥华军。

  (二)发行军用票。

  (三)临时管理中国交通、军械、实业、经济、教育、外交。

  (四)合组运输大同盟。

  日方要中国严守秘密。

  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中日双方交换照会。消息当然关不住,于是全国便掀起了反对中日秘密外交以及反对继续用兵的高.潮。

  段祺瑞在武汉期间已经感受受到来自民众的压力,武汉各团体和商会都派代表直接请愿停止内争。段刚刚压制了直系主和,现又遭遇到了全国性的反战,使他“武力统一”的政策受到更大冲击。

  此时,诸多情况都有利于南方,如果西南军人真能在护法旗帜下支持孙中山,那么南北局势就会改观了。可惜,桂系和北方直系纠缠不清,西南的实力派对孙并不支持,桂系对国民党也不合作。因此,南方局势也和北方局势一样一团乱麻。

  在广东,更是派系林立。有桂系、地方军人、国民党,还有一支滇军,更不用说在海南岛虎视耽耽的龙济光。

  而西南两大实力派,陆荣廷在搞大广西主义,唐继尧在搞大云南主义。在广东有粤桂滇军之争,在四川有川滇黔军之争。西南各省内,也有一些有力量的军人与北方勾结,如四川的刘存厚、湖南的陈复初、广东的莫擎宇。

  在这种复杂情势下,可以想像孙中山的处境有多困难。

  南北分裂局势已成,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无法实现,直系的和平统一计划也无可能。于是有人便提倡“联省自治”。主张以省为自治单位,由各省省议会制定省宪法,然后依照美国的联邦制,联合各省组成一个“联省自治政.府”。他们提倡地方分权制,反对中央集权制。

  早在袁世凯称帝时,梁启超就主张地方分权。后来梁领导的研究系加入了主张中央集权和武力统一的段内阁,因此就把这一主张扔在一旁,现在他们又旧话重提。

  联省自治的策动者是熊希龄,他有一封长信给岑春煊言道:“今欲行中央集权之统一政治,此后日见其难,实不如改行地方分权之联邦政治,当可徐善其后。”

  联省自治的呼声,正符合西南各省议会及各团体所提倡的,以本省人治本省的要求。这个政策也符合各省小军阀和地方主义者保持地盘和权位,因此,联省自治的要求一时大受欢迎。

  谭延闿是第一个响应这个学说的人。他和熊希龄有深厚的关系,他本来寄望于桂系支持,可是当南军占领长沙后,谭浩明一手控制湖南军政,对他却视而不见。

  冯国璋虽然在民国六年十二月七日任命他为湖南省长兼署督军,但桂系却置之不理。这时他在岑春煊之后,以“调人”姿态出现,与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