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1章 紧锣密鼓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四日上午五时,孙中山偕许崇智、胡汉民等由拓本圩登陆,十一时五十五分抵将军桥(距桂林城五里许)。

  桂林各机关团体各界人士立道旁欢迎,抵欢迎场所时,典礼队的炮队在郭家山对面鸣放礼炮一百零一响。中山先生入欢迎亭时,欢迎人的人们脱帽举旗致敬,并欢呼:“新广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还高唱一首欢迎歌。

  十二月七日桂林军、政、学七十六个团体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孙中山发表专题演讲,讲题是“三民主义为造成新世界之工具”。

  孙言道:“本大总统这次誓师北伐,经过桂林,借这个机会能够和诸君见面,可算是一段大因缘。诸君今天来欢迎本大总统,本大总统更希望诸君来欢迎民国的主义,革命的道理,那就是革命党主张的三民主义。本大总统是主张三民主义的发起人,三民主义如果能够实行,民国才可以建设得好。……”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也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封建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的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在这次讲演中,孙就三民主义的内容、价值取向做了详尽讲解。

  十二月九日桂林的学界举行欢迎大会,孙中山在会上以“知难行易”为题,发表了演讲。用自己的革命经历反复讲解“知之维艰,行之非艰”的道理。

  十日下午一时,粤、滇、赣三军全体军官一千余人在总统行辕开会欢迎孙中山,各界绅民凭入场券列席。会议由赣军总司令彭程万主持,赣军参谋长宣读颂词。

  孙登台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主题演讲,历时一时半。

  李烈钧、胡汉民、许崇智及前四川总司令吕超相继演说。

  会议结束时,孙中山发布命令,要求广西省长马君武注意地方治安、整饬吏治、肃清土匪、约束士兵。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后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为中国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