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 开始革命生涯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平素提倡民权思想所致,在此情况下,蔡元培只能愤然辞职。

  随后他将一部分退学的学生组织起来,征得中国教育会同人的赞同和支持后,募集款项,聘用义务教员,创办起了爱国学社。

  他被推举为学社的总理,也就是校长,该学于1903年初正式开学。

  爱国学校的成立,是蔡元培为新教育奔波多年之后,相对独立创办起来的一个教学实体。在这里,他总算可以自主的贯彻自己的教育救国主张了。

  而随着一批反清志士的加入和客观形势的推动,蔡元培这位儒者也就开始了革命的生涯。

  20世纪初的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发展最快的通都大邑,常能独得风气之先。十里洋场本就鱼龙混杂,信息灵便。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内很多仁人志士聚集于此各展宏图。海外反清力量于庚子事变之后气势也越来越强盛,凭借沪上的租界,联络同志,开展活动。

  这一时期,忧国的中国精英分子们纷纷走上了暴力推翻满清政权的道路,革命成为风尚。

  这些志士们都以为,非颠覆满清政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其时,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暗杀活动正风靡全球,这同样也被当时中国的热血青年奉为最时髦、最便捷、最有希望推翻一个破落王朝的不二之法。

  当时中国的革命党人,在日本的留学生如徐锡麟、秋瑾、汪精卫、任鸿隽、鲁迅等都曾纷纷投身到这股激流飞溅的大潮之中。

  这时的蔡元培,英雄豪情丝毫不输于这些革命家们。但是,他比这些年轻人多了一份成熟和周详。

  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学社,其活动主要集中于1903年的上半年。

  爱国学社有意仿效日本西乡隆盛等人当年的办学宗旨:“重在精神教育”。以灌输民主主义思想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蔡元培主讲伦理学,在讲课中大力提倡民权、女权,公言革命无所忌。

  他把返乡闭门著书的章太炎请来教国文。

  章太炎在作文课上命学生们各作本人的《本纪》一篇。本纪是中国正史中专门记载帝王生平和国家大事的一种体裁,章太炎让学生们自书《本纪》,以示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蔑视。有的学生在《本纪》中述及自己由保皇到革命的思想转变过程,章太炎便用自己摆脱束缚的体验来鼓励他们。

  吴稚晖授课时则用严复译的《天演论》作为课本。

  学社最富特色之处是学生自治制度。学生在校内享有很大的权利和自由。住宿生实行自治制,设有评议会,监督学校行政和学生操行。

  有的高年级学生还充当寻常班的教师,更促成了一种平等地氛围。学生们经常同教师一起外出参加政治活动,学社在教育上的创举和活跃的政治风气,吸引了许多青年前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