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0章 老骥伏枥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动学校中的体育运动,推动国民体质的增强。1927年11月,大学院的大学委员会制定《各国立大学军事训练条例》,提请国民政府在各国立大学实行军训制度,并拨给相关经费。

  条例言道:“欧战以来,欧美日本各国大学一致厉行军事训练,不遗余力……我国素以和平为世界倡,国民积久相沿,以至萎靖巽懦,自卫能力薄弱。对外则招辱取侮,领土丧失,受不平等条约束缚;对内则不能抵抗非法,一任军阀与官僚土豪之鱼肉或恶化分子劫持。以此国民,而与世界列强互竞,国既不国,种亦云亡。本大学有鉴于此,为求民族精神之发扬与国民革命之未完成,已经拟定军事计划,聘请军事专家,于正课之余,实施训练。”

  1928年2月10日,蔡元培又召集全国各地体育界代表,在南京组织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商讨办法,促进公共体育。5月,更明确将开展军事教育和体育写入《全国教育会议宣言》中,提出凡中学以上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课,每年各校学生应进行三星期连续的严格军事训练。

  大学院制改革失败后,蔡元培虽不再在国民政府的教育机构中担任行政职务,但他继续致力于教育,努力倡行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1930年10月,蔡元培在《现代学生》月刊创刊号上发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一文,教导青年学生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立”“爱人”的美德。

  1934年1月,蔡元培又就青年教育问题向记者发表了谈话,稍后又在《浙江.青年》上发表《我们希望的浙江.青年》一文。

  他对青年的三点希望仍然是:一、健强的体格;二、研究的精神;三、美术的陶冶。

  他说:“一方面在知识及技能上有科学的基础;一方面在感情上有美术的熏习,以这种健全的精神,宿在健全的身体,真是健全的青年了!”

  1936年1月,蔡元培度过了他的七十寿辰,但他在工作上并不稍懈。这一年,他除继续主持中央研究院的相关工作,并应邀到一些学校和文化团体演讲,还为他人的著述写下十余篇译文和文章。

  “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屡在中国东北挑起事端。蔡元培公开发表了对日问题的看法,他曾建议向东北地区移民,充实东北三省。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举国震惊。蔡元培马上放弃了在国民党内成立第三势力,调和宁粤矛盾,以图一致对外。

  从此,蔡元培在国民党内力主抗战,并力促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改变消极抗战政策。

  1932年1月28日夜11点,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进攻上海闸北地区,遭到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