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战汉阳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然是袁世凯集团的重要成员。也可以说,华世奎其实是徐世昌在内阁的代理人。

  只是,徐世昌特别识时务,也特别会办事,会做人。都知道他是袁世凯的人,但连和袁世凯水火不容的翟鸿穖等人,也都喜欢和他共事。

  袁世凯被开缺,竟无一人说徐世昌的坏话,可见徐世昌的为人确有过人之处。

  奕劻喜钱而不很喜欢权,也不善于弄权,更不善于专权。在使用权力方面,他最善长的大概也就是卖官等以权谋利之类了。

  因此,在他当内阁总.理大臣的时候,大权其实都还在载沣这个摄政王手里。

  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同样一个位置,换一个人,就不一样了。内阁总.理大臣,是什么样的职责,与摄政王所代表的清廷是什么关系?这应该是首先应当搞清楚的事,或者是应该有个明确的规章。

  我们都知道,袁世凯是个讲究约章的人,但是,他却从不张罗这方面的事。

  他好像更喜欢这样的糊里糊涂地干。

  他也不是什么事都不请示,不是的。袁世凯经常请示的事情一般有两个特点:一种是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得照办的事。

  另一种则是怎么办都行的小事。特别是些无足轻重的事,他请示的可勤快。有时候搞得载沣都有些烦了,会说一句,这样的事,内阁总.理定一下就是了。

  但是不行,比这还小的事,还要一次次地请示。

  但是,有一些的大事,特别是可能遭至朝廷反对的事,他反而不请示了。不但不请示,载沣根本就很难知道。

  就是知道了,想追究也难,没规定什么事该请示,什么事可以不请示呀!

  可以说,自从袁世凯当了内阁总.理大臣后,摄政王载沣好像成了聋子,成了瞎子,成了摆设,差不多是被袁世凯彻底架空。

  这是袁世凯早就想好了的,对付载沣的法子。因为袁世凯知道,清廷目前最难对付的就是这个摄政王。

  汉阳,一边是滚滚长江,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汉水。据有蛇山之险,是武汉三镇的一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汉阳,武昌就无险可守。

  冯国璋在攻打汉阳时,先发挥炮火的优势,然后又组织强攻。开始的几天,北洋军与民军互有胜负,不相上下,战况处于胶着状态。

  十六日夜,黄兴组织民军,夜渡汉水,反攻汉口。

  当晚,天下着滂沱大雨,北洋军都躲进了民房避雨,被民军打个猝不及防。被打得节节败退。

  民军很快打进汉口城内。黄兴组织了敢死队,直捣冯国璋的司令部。

  冯国璋开始被打得有些发懵,但很快清醒过来,组织火力,进行抵抗。

  北洋军的增援部队很快赶到,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很快取得了优势。

  北洋军开始反击,民军节节败退。退到了江边,来时的浮桥却被黄兴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