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海军起义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的电文中,提到了“良以海军尽叛”是怎么回事呢?

  十月十七日上午,海军提督萨镇冰乘楚有号炮舰率巡洋舰队抵达武昌江面,与先期到达的长江舰队等舰只会合。

  至此,清廷两舰队已大部到达指定位置,泊于汉口江面的舰艇计有三艘巡洋舰、四艘炮舰,五艘**艇。

  在九江、安庆等处,作为后援的还有十多艘舰艇。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清朝海军比较著名的大型战舰只有四艘,即海圻、海容、

  海筹、海琛号巡洋舰,除海圻系一八九九年向英国购买外,其余三艘均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向德国**,排水量均为三千吨。

  海圻舰因赴英国参加英皇的加冕典礼,未能参战。

  当天,清政.府即下令海陆军对武昌民军实施全面攻击。两舰队在三大舰率领下,在汉口江面上排成一字形,轮番向民军阵地猛烈炮击,民军亦组织岸炮向清舰队还击。

  这一天双方炮战了三个小时,清舰一艘遭到重创,民军亦伤亡很大。

  我们前面提到过,为争夺战略要地刘家庙火车站,湖北军政.府抽调了三千新军,临时征召了一万七千余名热血青年入伍,组成了一支二万余人的民军。在十月十八日这天,对死守刘家庙车站的张彪率领的残军发起全面进攻。

  民军是张彪残军的十倍,胜利看起来是毫无疑问的。民军士气正盛,张彪的残军士气低落,战斗一开始就呈现一面倒局势。

  战略重地刘家庙车站就要落入民军之手了,关键时刻海军赶到,十多艘军舰停在长江水面,向着民军阵地猛烈开火。

  这突如其来的炮击,迅速改变了战局。

  在这连续的炮战中,细心的人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舰只火力虽猛,只见江上火光闪闪,听炮声隆隆,却不见对方的阵地落下炮弹。

  这是怎么回事呢?

  水兵文化素质普遍较高,频繁的流动也必然使他们更有见识。更何况水兵中很多人都有留洋的经历,对清廷统治的黑暗和腐朽体会更深,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海琛巡洋舰管带荣续乃一满人。每次炮战,他都强令下属倾全力炮击岸上的民军,掩护陆军出击。

  但二副杨庆贞、三副高幼钦等中下级军官早就倾向革命党,支持武昌起义。早在清廷下令增援汉口的命令下达后,他们就计议在赴鄂之战中,刺杀荣续,率舰起义。

  炮战开始后,海琛的进步官兵经权衡利弊,认为单刺杀一个荣续,不足以成大事。不如联络其他舰艇一起行动,共举义旗。

  于是,海琛官兵采取消极应付之策,虽猛烈发炮,但落点已经修正,炮弹尽落在附近山头和稻田里。

  与此同时,海琛与海筹、海容取得了联系。

  三艘巡洋舰掌管电讯的正电官都是倾向革命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