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黄雀与螳螂 (二)_盗墓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墓,从墓室的规模以及结构上讲,这座陵墓是典型的王室贵族甚或皇族的形制,虽然我没有找到类似于中原地区皇陵里面常见的‘黄肠题凑’,也没有找到直接证明陵墓主人身份的陪葬品,但是仅仅从墓室的工艺水平和用材的考究程度上来说,在蒙东地区的陵墓里,除了皇族陵墓以外,我还实在是想象不出来还有哪个家族有这样的地位与财富。

  “第三个有利的证据就是石椁外壁上面的精美浮雕,这些浮雕不但精美绝伦,而且画面内容值得深究。我在石椁左侧的一幅浮雕里面看到了鲜卑墓葬文化里面独有的特征物——木棱铪!就算抛开陵墓主人的身份不谈,仅就这座陵墓的年代来说,我可以推断这座陵墓就是鲜卑时期的陵墓!我还发现这座陵墓有人为制造被盗假象的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我现在还不能确定,我需要几天的时间来验证我的推测。”

  我背靠着里面空无一人的补给车,一边仰头观赏着宽漫无际的带状银河和星云,一边向青格勒图报告着我的猜测与推理,我认为我的判断还是基本准确的,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了:打开被尘土和封墓石掩盖着的石椁,我确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石具只不过是“棺”外围的“椁”,是包裹棺材的外部器物,真正的“棺”肯定还在“椁”的夹层里!

  青格勒图很认真地听取了我的汇报,他略显激动地告诉我:“云飞,你带给我的是一个让我曾经梦寐以求的好消息!假如你的判断没有太大的失误的话,那么我觉得你现在面对的应该就是巴音诺敏王的陵寝了,据我所知,鲜卑王族的墓葬有假棺和重叠陪葬墓的仪轨,一来为了强化王族死后的威严与安全,需要陪葬墓的护卫;二来也是防止盗墓贼的一种手段,在通常情况下,盗墓贼发掘到了一座陵墓以后就会席卷财宝而去,往往不会注意到陵墓的下方还有陵墓,这是北方游牧民族防范盗贼的两大手段之一。

  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无墓冢,也就是成吉思汗曾经采用过的‘万马踏平’式的入葬形式,不留痕迹,让盗墓贼无从下手。你先不要打草惊蛇,慢慢验证自己的想法,宁可慢也不能草率!”

  我不明白青格勒图为什么不能领会我半夜打电话的真实意图,“青格大哥,你怎么还没听明白我的意思呢?我现在已经可以初步判断这座陵墓就是鲜卑王家族墓之一,我觉得你有必要亲自来霍尔特山一次了,因为这里是老黄的地盘,我不能指挥他的手下,而且对于这个陵墓的秘密,我看暂时还是不要被太多的人知道好,我们应该在暗中进行发掘,这样万一找到了那枚印章可就万事大吉了,否则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会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