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八九章 国宝归国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出部,实施合围歼灭。、

  在远东军司令部的做战计划中,身为全军统帅的叶戈罗夫,身临险境,充当诱饵,其魄力无疑十分巨大。

  喀山地区部队作战的顽强程度,将直接决定苏军对该地区的兵力投入,而在喀山北方,远东军副总参谋长费季科大将所率领的部队,则在同一时间发动对什卡尔奥拉、克拉斯诺戈尔斯基、伏尔日斯基等地区的强大攻势,从而构成对苏军右路地铁钳攻势。在喀山南方,远东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作战部部长列昂尼德大将统帅另一支部队,从乌里扬诺夫斯克出击,绕击卡纳什、齐维利斯克,切断铁路干线,继而向喀山实施包抄。两路攻势最终将构成一幅铁钳,将苏军向喀山方向突进的部队生生绞死。

  从这方面看,毫无疑问,喀山战役的初期,也就是二月到三月,由于伏尔加河冰冻,是防守喀山的部队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进攻的苏军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远东军方面只能依靠城防被动防守。

  根据安明祈了解,在叶戈罗夫接掌喀山军务的时候,他所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三个不满编的集团军,总兵力不到十五万人,而在他的战场前方所要面对的,是苏军三十多个装甲及步兵师,其总兵力接近五十万。

  一旦撑过这两个月,由于天气的好转,随着空军的参战,情况会迅速好转,接下去就要看谁能咬牙坚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远东方面以叶戈罗夫为代表的老式军人与苏联朱可夫为代表的新军人之间的对抗,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喀山东火车站,叶戈罗夫与前来迎接的三个集团军的主要将领会面后,立即前往指挥部,部署防务,至此,一场历时四月之久的喀山大决战正式上演。

  巴黎,卢浮宫外的广场上,南华的五爪金龙红旗、纳粹德国的万字旗法国和维希政府的蓝、白、红三色旗在旗杆上高高飞舞。

  卢浮宫内的会议厅里,法国维希政府总理皮埃尔.赖伐尔、南华军委副主席尹继南、纳粹德国波兰总督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相互换文,在中、德、法三国文字打印的文件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周围围着一圈的照相机,“噼噼啪啪”地拍照着,见证着又一个历史时刻的诞生。

  这次纳粹政府主持的德国、法国归还中国文物的仪式,其目的是渲染南华与德国、法国维希政府的亲密关系,让英、美两国产生猜疑,进一步加强轴心国势力的影响力。原本希特勒准备亲自出席这次签字会,但由于与土耳其军政府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于是希特勒便委任海德里希全权负责处理此事。

  现在的海德里希,不仅是纳粹党副领袖、党卫军副领袖和秘密警察首长,还兼任担任波兰总督、海军航空兵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