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国千娇 第263节_十国千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方上最关键的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的处置。

  殿前都点检……郭绍真还有点犹豫,历史上赵匡胤就是干这个职位篡位,自己也是从这个职位登基。在武夫横行的时代,殿前都点检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这最后的一步很难,要是柴荣没病死、皇城里呆着的不是个小孩,无论赵匡胤还是郭绍,再干一二十年殿前都点检不一定敢走最后一步、也没丰满羽翼的机会。

  (殿前都点检在几年前都没有的职位,是最近这几年才设立的,以前最高级的实权武将是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柴荣整顿殿前司后,殿前司的地位和重要性才超过侍卫马步司。)

  但从另一方面考虑,李处耘等人有拥立之功,在战场上也有战功,如果不再提一步、反而取消了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一则显得皇帝小气,二则会让他们感觉皇帝有疑心和警惕心……郭绍当然有警惕心,但不想表现出来。对禁军大将封爵是不用的,因为从来没有禁军武将封王封侯的事,给他们王侯爵位就得离开禁军军职;现在郭绍还没打算停止战争,不想外放一些能打又比较忠诚的嫡系武将。

  郭绍伸手在脑门上摩挲了好一会儿。

  又想:其实就算不设殿前都点检,自己已经称帝离开殿前司了,殿前司最高的武将就是都指挥使。只不过是名分不一样,权力和位置根本就差不多。

  郭绍沉吟许久,便在纸上写上,殿前都点检李处耘,副都点检史彦超,殿前都指挥使杨彪……写完后又反复权衡思量了一番。他有时候思维很发散,在脑袋里各种臆测、猜测那些武将的心态动机,以及寻思他们能利用的资源,作出选择会面对的风险等等东西。

  或许,别人也在这样揣度自己罢?

  郭绍暂且决定了此事,又写上李筠的名字。这厮也比较难处置,必须要往后看几步,事先做好怎么应对的准备。

  郭绍想让大臣们上书谈谈主张和考虑,自己好参考一下,又想到那密密麻麻没标点的书面语,心道:还是见面了,直接说话交流比较痛快。

  第四百九十六章怯场

  郭绍这时才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连周朝的官职制度都没搞清楚,有那些衙门、里面的人都是干嘛的也不知道。这皇帝当得实在有点扯,完全是新手。

  他刚刚发现需要把这些职能摸清,是因为在想一些事儿:提拔左攸等人。

  有的人怎么栽培提拔,须要郭绍自己安排。因为没有朝臣会进言举荐左攸、黄炳廉,他们自己也出于脸面不会毛遂自荐。

  左攸有拥立从龙之功,马上提拔为宰相还稍稍说得过去;但黄炳廉若是被从开封府判官直接调入政事堂干宰相,就会叫人觉得诧异……黄炳廉便是在办赵三郎“奸杀案”时帮助郭绍的官儿,在接触过程中,郭绍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