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的巡洋舰,帝国建造威海级装甲巡洋舰的意义只在维护帝国海疆的安全,而不是直接和英日海军作战,也是帝国海军逐步提高本舰和船舶工业水平的长远之举。

  宋彪乘坐着震旦号战列舰,就在潍坊号威海级装甲巡洋舰的护航之下进入罗源湾军港。

  10月的福建依然炎热,罗源湾因为紧邻海岸。倒是随着大海的潮浪在早晚显得凉爽一些。

  一战期间的主流国际货币滥发引发了全球性的剧烈而长期的通货膨胀,在19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英镑流通货币总量(m0)约在35亿左右。实际购买力基本等同是2010年的3万亿美金,至1920年,英镑的m0增加到了70亿以上。含长期国债、外国债务、银行、支票的总m3则可能高达180亿英镑,其中仅英国政府拖欠的债务就高达65亿英镑。

  英国作为国际货币的泛滥,直接导致了全球性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上涨,仅小麦的价格在五年间就增长了倍,铜的涨幅更是达到倍。当然,一战之后的世界经济也确实是非常复杂,从1920年开始,随着各国采取货币紧缩和高利率政策应对财政危机,以及欧洲工业的逐步复苏,一战的欧洲移民使得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洲等国在农产业、矿业领域发展迅猛。加上国际黄金储备分布不均衡导致的小国财政紧缩,国际大宗商品和全球物价又从1922华盛顿条约之后逐年降低,导致美国农业和矿业出口严重萎缩,也是美国大萧条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在1921年的军费总额是亿美元,相比1913年增幅近4倍。在英美中法意日六国中仍仅能维持第三位的水平,低于美英两国,高于日法意三国。

  帝国的军费开支中陆空军占亿美元,占%,相当于是英法陆军开支总和,而海军军费开支在英美中法意日六国中倒数第二。仅比意大利多200万美元。

  海军开支中最为疯狂的莫过于日本,1921年的海军军费预算却高达亿美元,占日本全国财政总开支的31%,这还是在1920年大正九年战后经济危机后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和整个民族为缔造世界海军一等强国之坚忍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帝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定位是第一流的陆军大国,其海军只是保持基本的威慑力,对英国、美国都不构成任何威胁,甚至对日本也没有威胁。这一点在军舰的制造上也显现的更为清楚,帝国海军不管是战列舰,还是巡洋舰,其吨位和主炮口径都要小于日本,更远小于英美。

  因为威胁小,所以才能和各国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在罗源湾海军基地,帝国所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试验舰就是在旧金山造船厂的一艘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