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2章 海军,超越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的战列舰,凉州级战列舰和后来改变成皇帝级的雍州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在1935年就完全公开,也是帝国明显要拉扯日本再次在海军战列舰进行竞赛的策略,最终在帝国确定建造四艘凉州级和四艘皇帝级高速战列舰的同时,日本也临时增加建造4艘纪伊级和4艘大和级战列舰的规划。

  日本和中国搞海军竞赛很吃亏,帝国在1935年至1937年建造了8艘战列舰,4艘凉州级战列舰和一艘皇帝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的订单,而其余3艘分别出口到伊朗、泰国、巴西,在帝国4艘凉州级战列舰同时服役之时,日本卯足全国之力也只是完成了两艘纪伊级战列舰的建造。

  即便如此,帝国仍然拥有足够的余力新建两艘航母和多艘护航巡洋舰,双方的军舰建造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帝国海军现在拥有4艘震旦级、2艘青州级、4艘豫州级、4艘凉州级战列舰,震旦级属于无畏舰水平,而此后建造10艘战列舰都属于高速战列舰。

  相比日本海军过去不断拆毁的旧舰,帝国海军起步虽然较晚,却是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起步,直接吸收了当时英德两国的战列舰建造的技术和设计经验,而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也保持了较高的设计裕度空间保证后续的升级,这使得帝国在战列舰上的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很值。

  帝国最早在一战时期建造的4艘震旦级战列舰在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后,反而因为吨位较低,拥有更为灵活的作战特点,也是在中日海洋线之间最活跃的四艘军舰。

  从豫州级开始,帝国就已经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在整体建造水平和防御装甲的锻造上拥有更为充裕的实力。

  在战列舰的对比上,依靠强大的舰船建造实力,帝国海军战列舰的总体实力第一次超越日本海军,帝国海军拥有14艘战列舰,而日本海军则只有11艘,但是日本海军采取“虽然数量跟不上,可每一艘都当是精锐”的政策,它的平均单艘的标准排水量吨位都要更高,双方的海军排水量总吨位差别并不大。

  以最新的凉州级和纪伊级对比,凉州级的单艘标准排水量是万英吨,而纪伊级的单艘标准排水量是万英吨。

  在航母领域,日本海军5艘,中国海军7艘,表面上差距不大,但是帝国7艘航母都是较为成熟的航母,不仅从一开始就是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在此之前还经过了两艘航母试验舰的充分实验,在第一艘镇远号航母之外,其余4艘是东北级航母,2艘是远东级航母,远东级两艘航母是在东北级航母基础上再次改进设计的新型号。

  在东非战争期间,2艘东北级航母和镇远号航母都抵达了印度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