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十一、我承天命降世间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将自家晚辈都唤了出来,以晚辈之礼拜见他。

  当余天锡见着其中二人时微微一愣,此二人正是方才河中扶着他船头的那两个少年。

  “余先生,这是我家两位外孙,原本是远支宗室,年长的名与莒,年幼的名与芮,他家便在村中,离得极近,故此唤来拜见尊客。”

  赵与莒与赵与芮都是肃然行礼,接着退至全保长身后,比起全保长自家几个子弟,倒是显得沉稳谦逊了。余天锡心中一动,多看了二人几眼,问了几句二人年纪,又细问了住所,然后心中突的一跳:“这赵与莒正是自家在虹桥里借宿时生的那孩童!”

  赵与莒外祖父虽是年迈,但精神还是矍烁,他只是一个保长,谈吐间未免有些俗气。这两个月来,赵与莒搬回了老宅,只说是要与外祖父家亲近,故此也无人怀疑,终于如史料中所载一般,在外祖父家见着了余天锡。

  他此时已经是十六岁,心志更为坚忍,故此虽说心中激动,却不曾露出什么异样。只是余天锡问了几句之后便不再言语,尽与那和尚、全保长说些乡野趣事。

  “据说史相公是天童寺长老转世,故此礼佛之人必种善因得善果,我佛门广大,普渡众生,便在于此。

  那和尚是个口齿伶俐的,对着余天锡谈禅谈诗,对着全保长则谈因果谈报应。全保长听得连连点头,他不过是一小小保长,说不上甚么见识,搜肠刮肚一番之后道:“说起果报,我们山阴却有一事,实是令人惊奇。不知余先生与禅师可曾听过幼龄童替父报仇,追杀凶徒数载终得手之事?”

  “在临安听人提过,说是绍兴府之事,只是不知详略,莫非此事竟在山阴?”余天锡好奇地问道。

  “正是在此!”全保长一拍大腿,将霍重城如何替父报仇,追拿数截终于手刃仇人之事说了出来,他也是道听途说,免不了自家又添油加醋,虽不象说话本者那般天花乱坠,却也令余天锡听得津津有味。

  “此事贫僧也知晓,那位霍官人还是贫僧施主呢!”末了和尚也道:“他父亲生时也是勤于佛事者,虽是自家遭遇不测,却有善报在子孙身上。”

  赵与莒看了这和尚一眼,这些年来,霍重城开的“群英会”已经成了临安名楼之一,少不得结交各方人士,这位和尚,只怕便是他依着自己要求安排在余天锡身边的。

  他虽说知晓余天锡可能会因雨在全家停留,但那毕竟是史籍逸事,若出了万一,余天锡便不象他所知那般到全家,那么这位和尚便要负责劝他来全家一驻了。和尚得了霍重城好处,只知照办却不知为何如此,倒不虞他会走漏了消息。

  余天锡听得也叹息了数声,史弥远是极为礼佛的,故此他也敬佛。众人谈了这一番话,外头已经雨过天晴,余天锡急着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